全科医学

评报团:伤医事件的思考

作者:cmt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5-03-12
导读

         2月21日,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发生这样一幕:一位病患家属对给予他家人积极实施抢救的医生大打出手,造成当事医生颜面部受伤、出血,听力、视力下降。《全科医学周刊》评报团一位医生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  伤医事件 | 思考 

        2月21日,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发生这样一幕:一位病患家属对给予他家人积极实施抢救的医生大打出手,造成当事医生颜面部受伤、出血,听力、视力下降。《全科医学周刊》评报团一位医生对此事件发表了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我国频繁出现伤医事件?

        第一,国人普遍缺少感恩教育,素质有待提高。医生作为患者或患者家属生活中没有具体关系的个体,竭尽全力的对患者积极实施救助。而患者或患者家属对于给予帮助的人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过来由于结果的不如人意,责怪提供帮助的人,甚至报复性大打出手,对医生造成严重伤害。

        第二,对于无理的伤医事件,当事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低。前几年,伤医后,最多是赔礼道歉,没有让打人者承担无理伤人的严重后果。事实上,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后果买单。

        第三,由于对医学的局限性不了解,使得患者对医学的期望过高。认为有病只要到医院就可以治疗,就是可以治愈的。

        第四,医患沟通欠缺。作为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繁重,与患者沟通少,患者不理解我们的艰难。日常门诊量巨大,使得医生没有时间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而医务人员日常诊疗过程中的见怪不怪的行为与言行容易刺激患者及家属。

        怎样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第一,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借助媒体力量曝光不良行为和现象,宣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二,本着医疗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的原则制订相关法律,让医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地保护自身权利,让不良行为人为自己的无理行为后果买单。规范医疗赔偿责任,只有在构成医疗事故的前提下才需要进行赔偿。

        第三,我们应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患者教育,让更多人明白医学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多数疾病还未有很好的认知;有些疾病虽能够认知,却治愈不了;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个体表现不同,不同种类的疾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不是大力抢救就能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

        第四,医务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时刻注意言行举止,防止自身言行刺激患者和家属。(北京市大兴区双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禹振霞)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