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医景网(Medscape)发布的医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工作相比,美国医生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最高的职业倦怠率出现在重症监护科(53%)和急诊医学(52%),全部的家庭医生、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中约有一半报告职业倦怠。在报告有职业倦怠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当中国医生在羡慕美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高收入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得了这样一种病。
笔者读出的韵味是,桑迪普从医并非其本意,只是让父母开心。心态与性格决定了桑迪普难以成为一名符合职位需求的医生。因此,整本书有如幻想破灭的人面对艰难现实的自怨自艾。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收入问题似乎是桑迪普的聚焦点。与十年前相比,医生收入变少了,不得不靠兼职来弥补不足。桑迪普的观点或许只对了一半。在公立或学术性医院,收入的确是在减少。但私立医院,收入依然很高。换言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若一心为救治病患,则前往公立医院好好服务;若想多赚点钱,不妨到私立医院去服务。
因此,整本书无法对了解美国医疗体系助益,它更多展现的是一名印度裔医生在美国医疗界工作与生活的困境。作者将自己塑造成一种受害者的形象,对美国医疗体制进行攻击。遗憾的是,这并未得到许多美国同行的认可。
换句话说,作者的所有遭遇,只是其天生个性的柔软不决所致,他似乎并不像一名真正的医生。不过,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也并不好过。许多即便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年收入达到6万美金(税后)依然高兴万分。在不少美国人看来,医生的收入太高了。一名收入超过绝大多数美国普通人的医生还哭穷,别提多讨厌了。
■好书推荐
了不起的葛文德
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推荐,美国医生作家阿图?葛文德的《阿图医生(第一季)》、《阿图医生(第二季)》和《清单革命》)。
葛文德是美国哈佛医学院临床外科副教授,他同时是“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WHO项目)的专家,是美国两届民主党医改顾问。葛文德的这三本书是最好的叙事医学范本。他非常享受医学,并能感觉医学之美,他从到临床的第一天,就告诫自己要抛弃技术的桎梏,要进行哲学思考,认为临床之美就是思考之美,医生应从不思到寻思,浅思到深思,顺思到反思,技术之思到哲理之思。《阿图医生》构成了哲学的范畴,它教医生如何穿越医学的复杂性从而做得更好。他不是绝对主义者,他主张在循证中直觉,在直觉中循证。葛文德认为,医生的成就在于从不确定性中获得征服、获得成熟、从而感受到愉悦。他认为临床是心术,不可先知,也不可全知,所以需要探索,需要思考。
葛文德在书中不仅主张临床医生的精神发育要达到“小专科,大人文”(指医生的哲学思考、伦理思考等),同时他的文字也很有趣,比如他讲“医生为什么需要年会”?因为医生需要同行认可,需要与同行沟通,还需要从年会上获得一些小礼物。他很有责任感,阐述对“问题医生”该如何进行矫正?阿图认为,临床工作是异常复杂的,如何找到出路,避免差错?他提出了《清单革命》,试图将不稳定的元件串成完美的系统。(田晓青根据人文读书班记录整理)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