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我看美国医生的“职业萎靡症“

作者:薄三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5-03-12
导读

         2015年1月26日医景网(Medscape)发布的医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工作相比,美国医生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最高的职业倦怠率出现在重症监护科(53%)和急诊医学(52%),全部的家庭医生、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中约有一半报告职业倦怠。在报告有职业倦怠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当中国医生在羡慕美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高收入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得了这样一种病。

        2015年1月26日医景网(Medscape)发布的医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工作相比,美国医生有更多的职业倦怠。最高的职业倦怠率出现在重症监护科(53%)和急诊医学(52%),全部的家庭医生、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中约有一半报告职业倦怠。在报告有职业倦怠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当中国医生在羡慕美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高收入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得了这样一种病。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悲却无奈的是,我们成为了自己讨厌的人。在桑迪普?约哈尔的新书《行医:一位美国医生的醒悟》(Doctored:TheDisillusionmentofanAmericanPhysician)里,他正成为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职业萎靡源自医生神圣感的消失

        桑迪普?约哈尔是一名印度裔美国医生,从事心脏内科,主要负责心力衰竭病人的诊疗救治工作。在书里,你能看到纠结的桑迪普一面痛陈美国医生日渐下滑的道德水准,一面又悲叹美国医生地位与收入不保的局面;一面为弥补家庭经济危机而四处兼职赚钱,一面又厌弃自己的兼职角色甚至加以挞伐。

        桑迪普8岁时来到美国。他曾在伯克利大学钻研物理学,最终将医学立为自己的志向。不过,这个志向并非他的意愿,更像是父母所作出的决定,他只是一个听话的屈从者。2008年,他将自己在纽约一所医院的住院医生生活写入《实习生――从医生涯的开端》(Intern:ADoctor’sInitiation)一书,对第一年的实习生活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

        时隔6年,桑迪普已经成为一名心脏内科主治医生。步入中年的人,犹如两头点燃的蜡烛,既要应对工作上的各种压力,还得处理好家庭生活。因此,这本书便是对自身工作、生活的忠实记录。

        如今,当了好些年医生之后,他开始重新估量自己所选的职业。简言之,医生的前景已不再美好,“当我在中年时审视自己职业的时候,我意识到,在很多方面我已经成为一位自己也想象不到的医生。没有耐心,有时会冷漠,时常轻视别人,或者把别人当成小孩看。”或许,社会和经济的变化悄然改变了许多,医生对工作满意度下降,不满的情绪潜滋暗长。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