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心因性疼痛的诊断与鉴别

作者:毛家亮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3-05
导读

         心因性疼痛的诊断在临床上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① 心因性疼痛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② 其诊断标准的判断多以主观性和经验性为主,缺乏客观性、实验性判断标准;③ 到综合医院就诊的疼痛患者通常认为其疼痛总是由组织损伤引起,对心理问题总是采取回避和否认;④ 各专科医生习惯于从器质性病变中去寻找原因,总是担心会漏诊器质性疾病;⑤ 心因性引起的疼痛无法通过有关生物检测手段来明确。

关键字:  心因性疼痛的 

  心因性疼痛的诊断在临床上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① 心因性疼痛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② 其诊断标准的判断多以主观性和经验性为主,缺乏客观性、实验性判断标准;③ 到综合医院就诊的疼痛患者通常认为其疼痛总是由组织损伤引起,对心理问题总是采取回避和否认;④ 各专科医生习惯于从器质性病变中去寻找原因,总是担心会漏诊器质性疾病;⑤ 心因性引起的疼痛无法通过有关生物检测手段来明确。

  心因性疼痛的诊断

  辅助诊断标准 若慢性疼痛患者有下列特征可协助诊断。

  •坚信疼痛来自身体疾病,无休止地寻求身体的诊断与治疗,拒绝接受心理学、社会学解释或帮助。

  •患者接受过许多内外科治疗,没有真正的效果,却常导致药物成瘾。

  •依赖医师,要求医师负起治愈他的责任,自己却不肯努力去适应疼痛对其造成的影响。

  •沉溺于生病角色,终至引起他人的厌烦与排斥,导致与众人疏离。

  •缺乏社交技巧,对许多事情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害怕失败,而不敢承当健康人的角色。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心因性疼痛被编码为一种躯体障碍,也称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疼痛障碍”(307.80)或称为“与心理因素及躯体情况有关的疼痛障碍”(307.89)。其诊断标准如下。

  •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解剖部位的疼痛,且疼痛的严重程度足以引起临床重视。

  •疼痛引起明显的抑郁及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减退。

  •心理因素在疼痛的发生、严重程度、恶化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功能缺陷症状并非故意假装出来。

  在其他各类心因性疼痛的诊断中除了要有慢性疼痛外,还要有符合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inserted image

  鉴别诊断要点

  作为临床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在遇到慢性疼痛患者时,首先还是应该努力区分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疼痛;其次还要注意,即使患者伴有躯体疾病,仍然还要努力鉴别患者的疼痛有多少是由躯体疾病引起,又有多少是由心理因素引起。通常这些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理评定量表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可通过整形外科或神经科治疗的患者,可能由于强烈心理因素导致难治性疼痛,易被误诊为单纯心因性疼痛。

  一份多学科疼痛中心的报告中记录,120例慢性疼痛患者中高达40%诊断不精确或不完全。经常漏诊的疾病包括面部肌肉疾病、面部疾病、外周神经病变、椎间盘突出等。经过详细检查,98%找到了器质性原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毛家亮)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