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康复医学:需要创新、融合、共享和发展

作者:杨力实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31
导读

         2011年10月21-23日,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康复中心主任、北京博爱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李建军教授担任本届论坛主席。

关键字:  康复医学 

中外来宾共同见证论坛开幕

  2011年10月21-23日,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康复中心主任、北京博爱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李建军教授担任本届论坛主席。

  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和19个分论坛组成,不仅继续举办了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神经泌尿康复、骨关节康复、内科临床康复、心理康复等分论坛,而且还首次开设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灾害医学与康复、国际康复医疗器械技术交流等分论坛。

  论坛力争全面展示国内外康复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理念,希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动态进行广泛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康复医学的进步。

  《世界残疾报告》——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拐点

  在主论坛会场,中山大学康复医学系卓大宏教授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历经5年努力于今年6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该报告从国家政府和社会层面上提出了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9条行动建议。

  诚如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言,从《残疾人权利公约》到现在《世界残疾报告》,本世纪将成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此外,来自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等学者分别汇报了国家康复成果测评及标准化模式、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康复相关活动、慢性疼痛康复的社会心理及认知和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新进展。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任重道远

  在脊柱脊髓损伤分论坛,李建军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数据库建立及相关情况。李教授用20个字概括了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现状:(脊柱损伤治疗)技术成熟,(脊髓损伤治疗)盲人摸象,(脊髓损伤预后)悲观失望,(防止并发症)切实可行,(脊髓损伤预防)任重道远。

  该领域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为,降低脊髓损伤发生率及防治脊髓损伤并发症,建立脊柱脊髓损伤数据库,监测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资料。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脊髓损伤数据库是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系运作和管理的国家脊髓损伤数据库,而我国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相对落后,调查结果差异大。2002年中国康复中心调查发现北京地区脊髓损伤发病率为60/百万人,2007年天津总医院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发病率为20/百万人。

  建立中国脊柱脊髓损伤数据库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提供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急救、早期治疗、康复治疗、家庭康复、社会就业、并发症等方面信息),而且有利于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长期监测、发现患者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推广脊髓损伤诊断、治疗及评估的标准化。我国是脊髓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脊髓损害数据库有望发展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和最权威的数据库,目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每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例数为900~1000例。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