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约占内镜检查者的80%~90%。该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慢性胃炎的诊治仍有较多不规范处亟待解决。我国的慢性胃炎诊治指南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82年制订了《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通过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订了《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下简
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约占内镜检查者的80%~90%。该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慢性胃炎的诊治仍有较多不规范处亟待解决。我国的慢性胃炎诊治指南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82年制订了《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通过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订了《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下简称《共识》)。
本文摘登了《共识》的部分诊治推荐,并邀请该共识执笔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文忠教授进行解读。
慢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80%~95%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其他病因包括胆汁反流、外源性胃黏膜损伤因素[如高浓度酒精、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和高盐饮食]长期刺激及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在北欧多见,我国仅有少数报告。
该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人群中成人慢性胃炎患病率在50%以上。
症状
多数该病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早饱、疼痛和烧灼痛等,进食可加重或减轻。还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和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分级缺乏相关性,故一般将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归入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广义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畴。慢性胃炎强调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强调的是消化不良症状。
该病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