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学者的一项Ⅰ期临床研究表明,静脉应用的病毒治疗能够持续感染肿瘤并可在肿瘤内播散,同时未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病毒治疗后可出现外源基因的肿瘤选择性表达。论文9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图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接受体外植入后显示:肿瘤选择性表达JX-594基因(N为正常组织,C为肿瘤组织,PBS为阴性对照)
美加学者的一项Ⅰ期临床研究表明,静脉应用的病毒治疗能够持续感染肿瘤并可在肿瘤内播散,同时未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病毒治疗后可出现外源基因的肿瘤选择性表达。论文9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此项研究共纳入23例晚期癌症患者;受试者均出现多器官转移并且对标准治疗无反应。研究所用的JX-594病毒由痘苗病毒株获取;该病毒具有在癌症细胞内优先复制的天然能力,对正常人体细胞不具有杀伤作用。受试者接受5种剂量水平之一的单剂JX-594静脉注入,并在8~10天后获取活检标本。
结果显示,在接受两种最高剂量病毒治疗的8例患者中,有7例(87%)出现肿瘤内病毒复制,但正常组织内则无病毒复制。静脉注入的病毒均携带有为帮助检出而通过组织工程导入的外源基因,上述患者则均出现该外源基因的肿瘤选择性表达。各组对不同剂量病毒均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持续时间少于1天的轻中度流感样症状。尽管该试验主要被设计用于评估JX-594的安全性和输注方式,但同时亦评价了其抗肿瘤活性。在最高剂量组的8例患者中有6例(75%)出现肿瘤缩小或稳定,其余低剂量组患者则较少出现此效应。
研究者指出,溶瘤病毒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通过多种途径攻击肿瘤,并且与其他疗法相比其副作用极其轻微。尽管对此类病毒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病毒和其他生物治疗最终有可能改变当前的癌症治疗方法。
■ 专家评论
溶瘤病毒对抗癌症备受关注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格拉尼斯(Galanis)博士
在观察到病毒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可导致恶性肿瘤自然消退之后,溶瘤病毒已成为癌症治疗的关注焦点。此类病毒能够通过癌症细胞过表达受体和/或探寻恶性肿瘤形成相关性分子通路进入癌症细胞,从而对其进行特异性攻击。通过应用携带治疗或免疫调节转基因的溶瘤病毒,病毒治疗的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
此项研究显示,剂量依赖性应用的溶瘤病毒可定位至平滑肌肉瘤、间皮瘤以及肺、卵巢和结直肠癌等不同类型转移瘤。JX-594治疗似乎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控制肿瘤,但转移灶内病毒感染和复制对临床转归的影响却并非始终如一。即便在未出现病毒复制证据的患者中,仍有部分出现临床获益;在JX-594阳性的6例患者中则有2例出现疾病进展。上述差异可能由多因素所致,比如患者仅接受了不足以阻止肿瘤生长的单剂病毒治疗,以及活检样本变异可能干扰了结果。
尽管存在上述不足,但该研究令人信服地显示了溶瘤病毒在转移灶内的成功定位和复制。评估溶瘤病毒治疗癌症的大型随机试验正在进行之中。这些试验将对溶瘤病毒与传统治疗方法之间的潜在协同细胞毒性加以研究,同时将对与溶瘤肿瘤细胞死亡和免疫调节转基因表达相关的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诱导加以探讨。
肿瘤治疗:有进展,难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基因治疗研究组组长 葛盛芳
上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通过静脉注射溶瘤痘病毒定向杀灭肿瘤细胞的研究成果。溶瘤病毒又称肿瘤增殖型病毒,是指能特异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大量复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释放出来以感染更多的肿瘤细胞的一类病毒,这些病毒因无法在正常机体细胞内复制,对正常人体细胞不具有杀伤作用。
自1996年,比肖夫(Bischoff)等报道“修饰过的腺病毒可以在人类肿瘤细胞中选择性增殖”以来[Science 1996, 274: 373(6)],对腺病毒进行修饰使之变为肿瘤增殖型腺病毒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重组人5型溶瘤腺病毒(H101)已经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为治疗头颈部肿瘤的药物。但临床效果有限。
过去30年来,全世界有数千亿美元用于肿瘤研究,有近170万篇与肿瘤相关的论文发表,然而,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提高13.5%,而这种提高主要依赖于肿瘤早期诊断;对于已经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变化不大。
正如程书钧院士所说,从总体科学来讲,基因治疗代表了未来疾病治疗的方向之一,就现有的科学水平,基因治疗还有许许多多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至今,肿瘤基因治疗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还很肤浅,上述报道的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证明。
事实上,临床医生把肿瘤的危害缩减到人们能够容忍的一种慢性病(如 、高血压)的状态,可能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和减小肿瘤对生命的危害,而非不顾患者身体状况完全地消灭肿瘤。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