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气道异物融化后并发负压性肺水肿1例
患儿,男,1岁3天。因哭闹时其父给予一颗糖吃致使糖误吸入气道。即刻患儿出现憋气、剧烈呛咳、面色青紫等症状。家属给予拍背等处理患儿缺氧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打120入当地县医院。县医院拍X片示患儿主气道内有异物,未见气胸及胸部炎症影。后转入我院急诊科。此时距患儿误吸糖果约4.5h。此时患儿头部静脉全部怒张明显、面色嘴唇发绀,哭声微弱。听诊双肺有大量湿罗音,心跳80bpm,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心外按压后,心率升高到200bpm左右,SpO2 78%。
急诊入院立即入手术室。患儿烦躁,面罩吸氧,氧流量4L/MIN,SpO275%,HR202bpm,双肺大量湿啰音。患儿家属交代患儿体重11kg,在入院前已鼻腔流血2次。给予丙泊酚20mgiv,后将患儿平卧面罩加压给氧,SpO2能维持在88%~90%。给予甲强龙20mgiv,芬太尼10μg,罗库溴铵4mg,丙泊酚20mg,瑞芬太尼20μgiv,面罩加压给氧后准备气管插管。刚挑起会厌,就见大量红色液体从声门涌出,立即将患儿头偏向右侧,吸出红色液体后立即气管插管,并用1μg/mL的肾上腺素每次2mL反复灌洗气道。再次给予甲强龙10mgiv.(此时气道压33 cmH2O)同时调整呼吸参数,VT110mL,频率24bpm,吸呼比1:1.5,PEEP4 cmH2O,此时PEAK28 cmH2O,5min后患儿气管道管内不再可见红色血性液体。
期间七氟烷3%维持麻醉,丙泊酚8mg/(kg·min),瑞芬太尼0.33μg/kg·min泵入,SpO2能维持在90%,HR185~194bpm,遂行手术。拔除气管导管在支撑喉镜+膀胱镜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但是从声门到左右支气管分叉处均未见异物。此时患儿SpO2降到30%,HR降到88bpm,立刻台上气管插管,并手控给氧,SpO2很快上升到80%,HR199bpm,给予丙泊酚20mg,瑞芬太尼20μgiv此时SpO288%,拔除气管导管,再次支气管镜探查。从声门到左右支气管的开口还是未见异物。患儿心率降到78bpm,SpO233%。立刻台上气管插管。
手控呼吸,SpO2 77%不再变化,氧浓度100%,心率200bpm左右。再次间断从气管导管内涌出红色泡沫样液体。将PEEP逐步升至7 cmH2O,并给予速尿4mgiv,SpO2慢慢上升,7min后患儿SpO2升至95%,心率降至180bpm左右,气道压24 cmH2O用转运呼吸机把患儿转至ICU。入ICU时,患儿SpO2(Fi02100%),心率176bpm。ICU对患儿行负压性肺水肿和吸入性肺炎治疗。患儿5d后脱机拔管,9d后安全出院。
2.讨论
国内对NPPE的报道始于1994年,至今共约20余例,主要为会厌炎、气道异物,以及围术期相关的喉痉挛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梗阻是NPPE的直接病因,发病机制不详。这是一例典型的上呼吸道梗阻并发负压性肺水肿的病例。患儿家属已在术前说过患儿在入院前已有两次鼻腔流血,咯血痰史,诱导插管中见大量的红色液体从气道涌出,此时还未任何外科操作,排除气道外伤引起气管内出血。均提示肺水肿征象。给予PEEP4 cmH2O,还是间断有血性液体从气管导管涌出。把PEEP升高到7 cmH2O,应用速尿0.5mg/kg,配合术中限制液体入量等处理,患儿很快转危为安。纠起原因,NPPE,因为上呼吸道梗阻后患儿用力吸气,胸腔负压增加,负压可达-24~-50 cmH2O,由此导致静脉回流量、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
一旦梗阻解除,气道内压力迅速下降,过高的静水压促使肺水肿发生,加上低氧及高二氧化碳血症,引起体循环和肺循环血管收缩至体循环血压增加,同时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异常增加。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肺循环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肺水肿。针对上呼吸道梗阻后引发了负压性肺水肿(NPPE)的治疗,首先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因PEEP可改善氧合和减轻肺水肿,通常小儿PEEP从4 cmH2O逐步增加,本例患儿增至7 cmH2O,肺部血性液体不再涌出。若PEEP达到7仍有粉红色泡沫痰涌出可以把PEEP增大至不再从气管导管中涌出血性液体。本例患儿救治中还在保证有效血容量条件下争取液体负平衡,使用了利尿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梗阻后引发了负压性肺水肿(NPPE)要早识别早治疗,通常发病后24h内可治愈,不留后遗症。对于我们麻醉医师来说一定要高度重视主气道异物的患儿,患儿异物一旦取出后的几小时有并发负压性肺水肿(NPPE)的可能。一定要多观察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原始出处:
张明敏,庞波.主气道异物融化后并发负压性肺水肿1例[J].四川医学,2017,38(08):979-980.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