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

JAMA:提高绩效指标依从性改善卒中诊疗质量

作者:杨中华 来源: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日期:2018-08-15
导读

         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的卒中负荷呈增加的趋势。在中国,卒中是死亡和成人致残的第一位病因,在2013年估计240万新发卒中事件。大型临床试验和系统性综述确认了几种急性缺血性卒中措施的有效性,比如静脉溶栓(rtPA或阿替普酶),抗血小板治疗和房颤抗凝。在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医务工作者对基于证据的卒中管理措施依从性不佳。

关键字:  绩效指标 |  | 依从性 |  | 卒中诊疗 |  |  

        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的卒中负荷呈增加的趋势。在中国,卒中是死亡和成人致残的第一位病因,在2013年估计240万新发卒中事件。大型临床试验和系统性综述确认了几种急性缺血性卒中措施的有效性,比如静脉溶栓(rtPA或阿替普酶),抗血小板治疗和房颤抗凝。在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医务工作者对基于证据的卒中管理措施依从性不佳。

        为了验乞多方面质量改善措施是否能够改善中国医务工作者对基于证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管理措施的依从性,2018年8月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王伊龙等在JAMA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该研究为多中心、簇随机的临床试验,40家公立医院共48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纳入到该研究,随访12个月。

        其中20家医院采用了多方面质量改进措施(干预组,2400例患者),包括制定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质量协调员监督、措施执行监测和反馈(clinical pathway, care protocols, quality coordinator oversigh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 monitoring and feedback)。其余20家医院采取常规措施(对照组,2400例患者)。

        主要终点为医务工作者对9项急性缺血性卒中绩效指标的依从性,主要复合终点包括绩效指标依从性,以及全-或-无。

        4800例患者中3980例(82.9%)完成随访。干预组执行绩效指标的可能性高于对照组(composite measure, 88.2%vs 84.8%, respectively; absolute difference, 3.54% [95%CI, 0.68% to 6.40%], P = .02)。两组的全-或-无执行没有显著性差异(53.8% vs 47.8%, respectively; absolute difference, 6.69% [95%CI, -0.41% to 13.79%], P = .06)。干预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新发临床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

        最终作者认为在40家中国公立医院中,多方面质量改善措施(vs.常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但较小)医务人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基于证据绩效指标的依从性(复合评价方法,而不是全-或-无评价方法)。

        原始出处:

        Y Wang ,et al.Effect of a Multifaceted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on Hospital Personnel Adherence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8 Jul 17;320(3):245-254. doi: 10.1001/jama.2018.8802.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