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临床上引起双眼视觉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其患病率约3%[1]。亚洲的文献报道间歇性外斜视是亚洲最常见类型,约占45%[2,3],美国一项人群队列研究表明19岁以下人群外斜视的患病率为1.25%,其中间歇性外斜视占51.7%[4],可见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斜视类型。
斜视是临床上引起双眼视觉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其患病率约3%[1]。亚洲的文献报道间歇性外斜视是亚洲最常见类型,约占45%[2,3],美国一项人群队列研究表明19岁以下人群外斜视的患病率为1.25%,其中间歇性外斜视占51.7%[4],可见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斜视类型。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矫正眼位,但是针对间歇性外斜视治疗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近期眼位是否需要过矫以及哪些情况下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等焦点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给临床医师制定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方案造成困扰。
近日,天津市眼科医院李月平博士在《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上撰文《关注间歇性外斜视治疗的焦点问题》,文章回顾分析了近些年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临床实践,围绕间歇性外斜视治疗的热点问题展开清晰的解读,为临床医师制定的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指导。文章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01
手术治疗时机、手术年龄问题
关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程转归,目前认为绝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的病情为进展性,少数相对稳定、很少自愈[5]。但年龄并不是决定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的唯一因素,确定手术时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斜视频率、双眼视觉功能状态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多种因素。
如果患儿的双眼视觉功能特别是看远时双眼视功能恶化或眼位偏斜的频率不断增加,患儿能较好配合检查并能获得稳定、可靠的检测结果,同时,手术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反之,若患儿因年龄较小或过度抵触甚至恐惧医师而不能较好配合检查时,则需推迟手术并定期随访。需要强调的是患者的检查评估需要建立在屈光不正已矫正,有单眼弱视的患儿已经达到双眼视力相对平衡或虽不能认读视力表但双眼可交替注视的基础之上,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起点斜视度是15△~20△。
02
手术后近期目标眼位
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Buck等[6]在间歇性外斜视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发现复发率为20%,其他文献报道更是高于这一水平[7-8]。为减少复发几率,有医师提倡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后近期眼位一定要过矫,但是,部分术后近期眼位过矫的患者可引起远期继发性内斜视,在视觉发育成熟期之前内斜视会导致异常视网膜对应、单眼固视综合征、弱视、双眼视觉的破坏,在视觉发育成熟期之后可造成持久性复视,干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近期目标眼位宜正位到轻度过矫,这种过矫为反应性过矫,为非设计性的,在术后2~3周可以自愈,不需要手术治疗。应避免为了追求远期正位而设计性过矫,从而造成患者视力下降、双眼视觉破坏以及持久性复视。若术后第1天大角度的过矫伴有眼球运动障碍,需要考虑肌肉滑脱、甚至肌肉丢失的可能,要立即手术探查。
03
非手术治疗的探讨
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较小不能较好配合检查或斜视度数较小融合控制力尚好的患者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配戴三棱镜、遮盖以及集合训练。
对伴有近视即便是轻度近视的患者可积极给予配戴负镜片的眼镜,此举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控制眼位。反之,若伴有轻、中度远视的患者则不要轻易配戴正镜片眼镜,以免加重眼位偏斜。由于配戴底向内的三棱镜可以造成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集合性融合幅度减少,故临床上不推荐将其作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
对伴有弱视的中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主导眼进行部分时间遮盖,可以起到短期控制眼位的作用,但最终大多数患者仍需手术矫正眼位。
对集合不足的中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以进行集合训练帮助控制眼位,但不主张进行脱抑制训练,因为可能造成患者难以克服的顽固性复视,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9]。
此外,当前社会上有关于治疗包括间歇性外斜视等各种类型斜视的所谓视觉训练的宣传,多数没有实际疗效或过分夸大效果。
总之,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目标眼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外斜视度数、斜视频率、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远期效果、继发内斜视的可能性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多种因素,要统筹兼顾,绝不能片面追求某项指标而顾此失彼。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非手术治疗,要恰当掌握其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尤其要避免无意义的训练。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