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里雅斯特国际高等研究学院(SISSA)最近有一项研究发表在《科技报告》杂志上,研究称视觉是人类选择食物最主要的感官。研究者认为,对卡路里摄入量的评价,人类主要看“颜值”。
的里雅斯特国际高等研究学院(SISSA)最近有一项研究发表在《科技报告》杂志上,研究称视觉是人类选择食物最主要的感官。研究者认为,对卡路里摄入量的评价,人类主要看“颜值”。
“根据一些理论,我们的视觉系统已经逐步形成了能够轻松判别浆果,水果和蔬菜,以及丛林树叶的能力,”Raffaella Rumiati说道,SISSA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和新研究的协调员。人类视觉系统的基础是三原色:在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可以有效的感受到三种不同可见光谱。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颜色(比单色或双色的动物要多,但比有4种,甚至5种光感受器的动物要少)。“我们尤其可以有效的区分红色和绿色,”Rumiati说。这个复杂的结构向我们证明了我们人类是“视觉动物。”而其他动物,比如狗,主要依赖它们的嗅觉。
“这主要是食物的颜色在指引我们,我们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是如何产生的,”Rumiati解释道。“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研究关注了这个课题。”
人类从食物当中想要寻求到什么?高营养,高热量,还是高蛋白。“在天然食品中,颜色是热量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Francesco Foroni解释,他是SISSA的研究者,也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在未加工食品中,颜色越红就越有可能更有营养,然而绿色食物往往是低热量的。”我们的视觉系统显然是适应这种规律的。“我们实验的参与者倾向于认为颜色越红的食物富含的卡路里越高,而绿色的情况刚好相反,”Giulio Pergola,巴里大学研究员,该研究的作者之一。
实际上,科学文献中早已清楚的表明,加工过的食物相比天然食物更容易受到青睐,而这一现象在除人类的其他物种当中也早已被发现。“熟食总是更受欢迎,因为与天然食物相比,它拥有更多的营养,”Rumiati解释道。“但对于熟食,红优绿劣理论就不再适用,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相信,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将此规则应用于加工过的食物。正相反,它暗示我们这个古老的进化机制产生于出现熟食之前。”
支持这一假设的另一个因素是颜色代码在除食物外的其他项目中并不活跃“在非食用物品中,红优绿劣的偏好并没有被观察到,”Rumiati解释。“这意味着视觉系统的颜色代码只有食物刺激才能激活。”
饮食健康的内部信号灯
这项研究,除了增加视觉系统的知识外,还为公众健康提供了有趣的潜在影响,例如,市场营销,治疗饮食失调。“推行健康饮食,我们还有许多要做,”Rumiati说道。“例如,鼓励低卡路里饮食。一些国家提出取缔某些类型的食品,例如碳酸饮料和高脂肪食品。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有免责声明包装,例如香烟。也许食物的颜色确实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即使是人为的。”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