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执业环境、收入水平、工作压力、职业晋升、社会尊重和个人价值六个维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六个维度的信心指数均趋于乐观,且比2014年、2015年有明显提高。
家庭医生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国近年来积极建设全科医生制度,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给家庭医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解中国医生对于家庭医生行业的信心,倾听家庭医生心声,《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自2014年首次启动了“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调查,2016年,我们继续发起调查,收集到有效样本1000份,相比去年今年的样本增加了私人医生的样本配额。
在2016中国家庭医生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龙华副总编辑发布了调查结果。与2014、2015年相比,今年中国家庭医生的信心有什么变化?中国家庭医生在这一年中的发展如何?家庭医生,我们的健康梦还远吗?
未来有多乐观
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赋值0~100,50为中立,<50为悲观,>50为乐观)从2014年的43.37、2015年的53.65,上升到2016年的64.50,总体来说2016年的情况趋于乐观。
按照执业环境、收入水平、工作压力、职业晋升、社会尊重和个人价值六个维度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六个维度的信心指数均趋于乐观,且比2014年、2015年有明显提高。
2014-2016年三年的数据对比显示,中国医生对于家庭医生行业的信心越来越足,从事家庭医生服务的医生也对现状越来越乐观,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家庭医生梦的实现或将不远了。
困难在哪里
家庭医生执业的阻力
· 从医生层面来讲,付出-收益不平衡是最痛的点,家庭医生队伍人员不足是残酷的现实,家庭医生培养制度的健全是真诚的期待;
· 从居民层面上讲,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接受还不高;
· 从资源层面来讲,医保和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切为了未来
家庭医生的关注点及需求
家庭医生服务收费问题及医保报销比例,是家庭医生最关心的执业环境相关的政策话题;绩效考核、多点执业是家庭医生最关心的医院管理问题;关于基层医生技术职称晋升,家庭医生普遍认为国家政策应有所倾斜、科研要求要降低、更侧重临床技能;自身技能提高方面,临床技能、医患沟通、国外先进经验依然是家庭医生最希望获得的培训。
在“互联网+”时代,家庭医生行业对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自媒体运营、个人品牌推广、法律问题是家庭医生最想了解的内容。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