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于合并胆道梗阻和(或)胆管炎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往往需要外科干预。目前临床上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my,EST)为主,但其损伤了Oddi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术后远期可能存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于合并胆道梗阻和(或)胆管炎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往往需要外科干预。目前临床上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my,EST)为主,但其损伤了Oddi括约肌的正常生理功能,术后远期可能存在肠胆反流、结石复发等并发症。本研究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与ERCP联合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探讨其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行性。本研究于2015年04月15日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1卷第5期。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腹腔镜组)4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RCP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WBC)、TBil、AL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随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腹腔镜组及ERCP组术后第1、3、7 d血清WBC、TBil、ALT及CRP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均只有术后第3、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 d血清WBC及CRP水平明显低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间其他同一时间点术后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6个月,ERCP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25%(3/48),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χ2=2.716,P=0.09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