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群体的节日。等到曾志荣教授来之后,才判断出小李可能患上了炎症性肠病,经过治疗,伤口才逐步愈合。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群体的节日。从2010年美国消化病周倡议设立至今已走过四个年头,活动的主旨是引起社会对全球约500万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和炎症性肠病这一长期、致残性疾病的关注,并提升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
诊疗不规范 病患吃苦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旻湖指出:“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存在就是为了引起有类似病症的患者的警觉,西方国家里炎症性肠病是消化领域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病情极其复杂,影响巨大,给工作、家庭、社会等都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将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中山一院每年新收炎症性肠病患者大约300个,10年期间共建档2000多个,最近几年患者越来越多,去年门诊量接近4000个。 居高不下的门诊量原因何在呢?陈旻湖解释说,门诊量大在于反复随访的病号多,以及新发来求医的病例也多。原因在于该病不可能马上治愈,需长期随访,复发后容易耐药,疾病后期就诊没有早期诊治效果好;若病人不了解此病的相关知识,自己管理不善还会出现并发症。目前,中国很多患者没有得到确诊和正确治疗,有些患者长期吃激素,治疗不规范,不恰当用药带来了严重的感染。所以,规范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很重要。
此外,炎症性肠病要反复随诊的原因还在于需要综合性和排除性诊断,短则两三个月,长可达一年才可诊断明确。
病情较复杂 误诊率颇高
中山一院消化科主任曾志荣接受采访时指出,炎症性肠病的累及面比较广,在消化科里属于较为复杂、疑难的疾病,其中克罗恩病的治疗更为复杂。因此,比较疑难的病症应规范、有目的性的随访,或先行试验性治疗再加以诊治。
“炎症性肠病的确诊并不容易,要有临床、内镜、病理、CT、随访多方数据综合诊断,还要排除肠道肿瘤、痢疾,肠结核、白塞氏病、肠道淋巴瘤等容易混淆的疾病。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误诊率大约30%,克罗恩病的误诊率大约60%。”曾志荣说道。
在长年的从医过程中,曾志荣碰到的其他医疗机构误诊的病例多不胜数。 病例一:20岁的小明,一米五的个子,瘦瘦黑黑的,就诊时精神并不是很好。他一掀开衣服露出肚皮时,医生们都惊呆了,原来他的肚子上长着三个很深的小洞,有一股一股黄色的粪水向外涌出,气味恶臭难闻。小明很尴尬,赶紧放下衣服,说这已经很久了,吃中药老不见效。曾志荣让他到中山一院就诊,明确炎症性肠病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如今的小明已一扫脸上的阴霾,恢复了自信,去年还像同龄人一样参加了高考。
病例二:27岁的小李因腹痛、发烧被诊断为阑尾炎,送往手术室后顺利切除阑尾。然而术后拆线并不如之前那般顺利,伤口老长不拢,大便还漏出肠外,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到曾志荣教授来之后,才判断出小李可能患上了炎症性肠病,经过治疗,伤口才逐步愈合。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