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消化

IBD与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作者: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2-09-06
导读

         我国IBD的鉴别难点主要是与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 CT、MRI、超声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有助于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尤其适于探测肠壁增厚、病变范围、瘘管形成或合并脓肿、肠外病变等。

  我国IBD的鉴别难点主要是与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活动期UC和感染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有共同之处,故难以鉴别。在国内将UC误诊为感染性结肠炎者占21.6%,这就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将两者鉴别。

  活动期UC与感染性结肠炎的鉴别  

   病史和临床特点

  UC多在20~40岁时发病,病程多超过6周.具有复发倾向。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结肠受累范围和炎症程度有关,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关节、皮肤、眼、口、肝胆等肠外表现。急性感染性结肠炎常有流行病学史。如不洁饮食、疫区居住史、出国旅行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可发生在各年龄组,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症状多在1~2周内消散,其病因主要为志贺菌、沙门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巨细胞病毒、血吸虫、隐孢子原虫或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等。经抗生素治疗后少有复发;但慢性感染者可迁延不愈,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除慢性血吸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的肝脏肿大或肝脓肿外,感染性结肠炎肠外表现较为少见。   

  结肠镜检查

  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分布。感染性结肠炎病变分布不均匀,溃疡大小不一,形态多变。溃疡间的黏膜可能正常或呈发炎的颗粒状。特异性的表现有助于感染性结肠炎的诊断,如阿米巴结肠炎早期可见隆起性、灰黄色、帽针头大小的点状坏死或浅溃疡,晚期可见烧瓶状溃疡,血吸虫肠病患者可见血吸虫结节,伪膜性肠炎时肠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伪膜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黏膜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鉴别诊断感染性结肠炎和UC的可靠手段。在感染性结肠炎急性期。黏膜隐窝多数正常,固有膜和隐窝上皮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在感染性结肠炎恢复期,常见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隐窝炎,固有膜内大量浆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有隐窝结构破坏,这就与UC很难鉴别,但组织活检示病原体阳性有助于感染性结肠炎的确诊,如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血吸虫卵等。  

   粪便微生物检查

  连续3次以上采用显微镜检查新鲜粪便或留取粪便进行微生物培养对于感染病原体的诊断非常重要,如粪便中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可确诊阿米巴感染;发现血吸虫卵或尾蚴可确诊血吸虫病肠炎;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可确诊细菌性痢疾等。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基因诊断技术来检测粪便培养物或活检组织中微生物的DNA,可对致病微生物作出快速检测。但当UC并发感染时也可在其粪便中检测到病原体,应抗感染治疗后观察疗效并随访予以鉴别。 

   血清学诊断

  pANCA对UC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而研究显示单纯阿米巴结肠炎患者pANCA阳性率仅为14.2%.其他感染性结肠炎患者pANCA均为阴性。在阿米巴结肠炎患者血清中检出阿米巴抗体的阳性率可高达80%~90%。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目前仍为血吸虫病诊断的首选试验。 

  在鉴别诊断闲难时,除连续多次进行粪便检测(每周3次以上)、粪培养行ELISA或PCR、多点活检(尤其是凹陷部位)外。还可使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性治疗,不但可鉴别UC与感染性结肠炎,还可改变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  

   CD与肠结核的鉴别  

  CD与肠结核在临床表现和内镜检查等方面非常相似,且具有特异性诊断肠结核价值的干酪样坏死的检出率仅为22%,而两者治疗和预后迥异,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是消化科医师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鉴别要点见下表。

  表 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

  

  另外,从病变处取材培养结核杆菌结果阳性以及取材作动物接种有结核改变均对肠结核有确诊价值,有手术指征者应手术探查采取标本病理活检确诊。手术活检标本不但要取病变肠段,还应取周围多个肠系膜淋巴结。 

  近年各国学者也在致力于寻找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其中ASCA是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的血清反应性抗体,被认为是特异性的CD血清标记物。Kim等报道,肠结核患者血清ASCA-IgG阳性率为7%,明显低于CD患者的49%,提示ASCA-IgG在肠结核和C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近年来,针对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的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已被普遍用于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国内应用最多的是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该方法对活动性结核和潜伏结核均具有较高敏感性。新近韩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在40例T-SPOT·TB阴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中,38例确诊CD。1例为白塞病.1例为非特异性结肠炎。无患者出现肠结核,即肠结核阴性预测值为100%。该技术可能成为肠结核与CD鉴别的一项很有前景的检查,值得深入研究。 

  CT、MRI、超声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有助于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尤其适于探测肠壁增厚、病变范围、瘘管形成或合并脓肿、肠外病变等。

  文章摘自:朱明明,冉志华.炎症性肠病的鉴别诊断.胃肠病学.2011,16(1):1-6.

  阅读更多消化肝病科内容请点击:http://gi.cmt.com.cn/

  阅读更多感染科内容请点击:http://infect.cmt.com.cn/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