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可以将病变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以及合并溃疡或瘢痕形成的肿瘤完整地从固有肌层剥离下来。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可以将病变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以及合并溃疡或瘢痕形成的肿瘤完整地从固有肌层剥离下来。
ESD对早期胃癌的完整切除率高达96%以上,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已成为早期胃癌的标准内镜下治疗技术。
然而,ESD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尚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结直肠肠腔较狭窄、成角且肠壁较薄,ESD操作耗时较长,并且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为提高结直肠ESD的可操作性,日本庆应大学附属医院的学者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采用可屈式外用钳(图1)辅助的ESD技术用于早期直肠癌的治疗,评价这项新技术的治疗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发表于6月份的《消化内镜》杂志(Gastrointest Endosc 2012, 75: 1253)。
这项研究纳入从2008年4月到2010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13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其中,12例为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1例为突出生长的肿瘤。在肿瘤侵犯深度方面,12例病变位于黏膜层,1例轻度侵犯黏膜下层。病变平均大小为33.0 mm(20~80 mm)。
操作步骤如下。
术者在内镜下沿病变行环周切开,用抓取钳将可屈式外用钳导入病变肠段,并固定于病变肛侧;用外用钳经肛侧进行牵拉,使病变抬起,从而暴露出黏膜下层,便于术者在直视下进行黏膜下层剥离(图2、3)。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的平均操作时间为60分钟(20~150分钟)。外用钳在插入及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均没有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所有病变均得以完整切除,且切缘干净。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只发生于1例患者(7.7%),但并不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在研究的25.5个月平均随访期间(17~43个月),没有肿瘤复发。
基于以上结果,研究者认为,外用钳辅助的ESD技术用于治疗早期直肠癌安全、可行。
■ 专家点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澍田
结直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内镜筛查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高。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ESD是近年新兴的两种内镜诊疗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与EMR相比,ESD可以将更大的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均较低,而且术后可以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便于精确的病理诊断。因此,ESD是更为可靠的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治疗技术。
目前,ESD技术已成熟地运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但由于结肠ESD治疗的技术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学者提出的这种可屈式外用钳辅助ESD技术,可大大减小ESD操作难度,使初学者能更快地掌握这种技术。
这种新技术将外用钳导入病变肠段,经肛侧进行牵拉,使剥离的病变部分抬起,暴露出黏膜下层,便于直视下的进一步剥离,易于ESD操作。
在这项研究中,所有病变都得到完整切除,且在平均25.5个月的随访期间没有发生肿瘤复发。可见,这项新技术具有较高的操作成功率。
我们知道,出血和穿孔是ESD操作的两大主要并发症,在结直肠肿瘤的ESD操作中发生率更高。术者采用外用钳辅助的ESD,在直视下更容易发现出血部位和暴露的血管,从而便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另外,直视下的操作也能减少穿孔发生率。在这项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生穿孔。
这项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外用钳辅助ESD具有易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有望在ESD治疗直肠早癌中得到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于直肠癌的内镜下治疗。由于外用钳插入结肠及其在结肠中被控制的难度,使其在结肠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此外,该研究只是一项初步的观察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太少,仍有待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证实该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