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内镜超声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小哲 摘编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2-05-03
导读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殷泙、杨振华、黄傲霜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在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中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研究指出,EUS对判断UC炎症程度及浸润深度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达到辅助或替代放大内镜判断效果。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23卷第1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殷泙、杨振华、黄傲霜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在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中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研究指出,EUS对判断UC炎症程度及浸润深度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达到辅助或替代放大内镜判断效果。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23卷第1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

  确诊的125例UC患者经白光内镜和EUS检查,其中51例行放大内镜检查。根据白光内镜黏膜形态、放大内镜腺开口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级下内镜超声测得的肠壁总厚度。

  结果白光内镜下判断UC炎症程度:重度16例、中度46例、轻度44例、缓解期19例,EUS测得肠壁总厚度,除轻度病例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放大内镜下根据UC炎症程度分为,绒毛状结构(9例)、典型珊瑚礁状结构(9例)、重度珊瑚礁状结构(8例)、规则腺开口(13例)、上皮微小缺损(6例)、小黄色斑(6例),肠壁总厚度除上皮微小缺损与规则腺开口、典型与重度珊瑚礁状结构和绒毛状结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内镜评估黏膜深度,小黄色斑、规则腺开口多位于黏膜层,而重度珊瑚礁状结构病变均浸润至固有肌层。

  相关链接:内镜超声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初步研究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