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消化

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作者:叶欣 整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09
导读

在本届内镜节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报告其所在医院进行的有关克罗恩病(CD)的一个单中心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为2003-2010年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首次确诊的炎性肠病(IBD)患者。

关键字: 克罗恩病 | CD | IBD | 炎性肠病

  在本届内镜节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报告其所在医院进行的有关克罗恩病CD)的一个单中心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为2003-2010年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首次确诊的炎性肠病IBD)患者。

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及初始激素治疗影响预后

  该项研究所纳入的患者为CD患者。预后不良定义为:确诊3年内出现与CD相关的并发症、肠切除手术或死亡等不良事件。共纳入275例患者,其中97例随访时间>3年。两组中预后不良的患者分别为38例和60例。

  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对CD预后有预测价值的因素为:疾病行为中的B2亚型(蒙特利尔临床分型中的狭窄型)、肛周病变以及初治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上消化道受累及肛周病变影响疾病行为进展

  该项分析旨在探讨影响CD患者疾病行为进展的因素。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吸烟、确诊年龄、病变部位及确诊以后每年的疾病行为。疾病行为进展定义为从B1(非狭窄非穿透型)发展至B2或B3(穿透型),或从B2发展至B3。在8年随访期间,有50%~80%的患者为B1型,随着时间的延长,疾病行为的分型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其中B1患者1年累计疾病行为进展率为7.2%,5年为37.4%,9年为74.1%。

  因此,上消化道受累及肛周病变是影响CD疾病行为进展的因素。

男性、复杂性疾病行为增加CD首次手术危险

  该项分析旨在探讨影响CD患者首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手术定义为肠切除手术,不包括单纯造瘘、脓肿引流、瘘管切除术。

  结果显示,323例患者的累计手术率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升高,其中5年、10年、15年及20年的累计手术率分别为35.4%、53%、67.1%和84.6%。不同性别及有无应用免疫抑制剂对累计手术率均有影响。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及复杂性疾病行为增加手术风险;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降低手术风险。CD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与肛周病变密切相关。

英夫利西(IFX)治疗CD黏膜愈合率高

  为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黏膜愈合率,该研究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研究者所在医院就诊的CD患者,采用前瞻非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5-氨基水杨酸(5-ASA)组、硫唑嘌呤(AZA)组、英夫利西(IFX)组。

  1年时,IFX组的黏膜愈合率显著优于5-ASA组及AZA组(P=0.002),且黏膜愈合能有效维持临床缓解。

  15例患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其中11例黏膜愈合者在第2年随访结束时仍维持临床缓解;在4例黏膜未愈合者中,有2例在随访期间症状复发。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