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消化

缺血性结肠炎诊治攻略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 王刚石 吴本俨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10-08
导读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疾病过程,包括一过性结肠炎、结肠坏死、穿孔、狭窄和慢性结肠炎等,但早期诊断较困难。保持高度警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半数以上IC患者呈可逆性、非透壁性病变,保守治疗有效,但透壁性病变须接受急诊手术。

关键字: 缺血性结肠炎 | IC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血供减少而导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可引起结肠局部炎症,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IC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缺血性损伤,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IC可以表现为一系列疾病过程,包括一过性结肠炎、结肠坏死、穿孔、狭窄和慢性结肠炎等,但早期诊断较困难。保持高度警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因素,对疑诊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半数以上IC患者呈可逆性、非透壁性病变,保守治疗有效,但透壁性病变须接受急诊手术。

病因与流行病学

  急、慢性有别 急性结肠缺血常由于供应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或损伤引起,慢性结肠缺血则与相应血管的粥样硬化有关。

  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病乃至肾功能不全和 。

  相关疾病或状况 包括血管炎、血液高凝状态、脱水、心衰、休克、腹部放疗术后、近期腹部手术史(尤其是腹部血管手术)、肠道感染(包括志贺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和难辨梭菌)、便秘、疝气、结肠肿瘤、憩室炎等。一些药物也可引起IC,如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雌激素、治疗偏头痛的麦角类药物、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伪麻黄碱和可卡因等。

  流行病学 自1963年IC首次被提出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估计每2000例急诊入院患者中有1例IC患者,而且该数值可能被低估。IC更易见于老年人(>60岁),占我国IC患者总数的90%。

临床特征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便急和血性腹泻。常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左侧腹)轻-中度痉挛性疼痛,有直肠刺激症状,在24小时内解出鲜红色或紫褐色血性粪便或单纯血性物质。全身症状包括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其他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等。

  体检 左下腹或全腹压痛、低热、心率加快,有时左髂窝可触及“肿块”。发生肠坏死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等腹膜炎的体征。肛指检查指套带有血迹。

inserted image

  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 IC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但结肠脾曲和乙状结肠最易受累,病变发生于左半结肠者较右半结肠多见,其次是横结肠,全结肠病变发生率最低(图1)。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多数缺血性结肠炎是轻型的,在缺血发生数天或数周后出现自发性、自限性病变,炎症通常在保守治疗后缓解,但也可能形成狭窄。少数患者表现为暴发性,出现结肠壁透壁性坏死,若不及早治疗,则有生命危险。结肠病变的范围并不提示预后差,但右半结肠病变预示疾病严重。

诊断

原则结肠缺血的早期诊断依靠临床上的高度警惕,以及放射学或结肠镜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益,应进行粪便培养以除外感染性结肠炎。

inserted image

方法疑似IC且无腹膜炎证据者,可在起病后48小时内进行结肠镜或温和结肠钡灌检查(无需肠道准备)。结肠镜可直接观察黏膜,并取活检。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图2)。病变部位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即“两快”,是与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镜下所见出血性结节是IC的特征性表现,由黏膜下出血或水肿形成所致;病理组织学可见黏膜下层有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细胞。钡灌可显示“指压征”(黏膜下出血,图3),检查最好在起病后48小时内进行,因为黏膜下出血重吸收或破溃将使“指压征”消失。钡灌和结肠镜检查时导致结肠过度扩张可引起肠腔内高压,加重缺血性损伤。腹部CT典型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结肠壁增厚。结肠供血常在临床症状出现时已恢复正常,故不推荐进行肠系膜血管造影,仅当病变位于右半结肠,需除外急性肠系膜缺血时,才考虑使用。

inserted image

密切随诊观察可协助确诊并判断预后。黏膜下出血在48小时后可被溃疡所替代,随后可被修复;也可发生节段性全结肠炎改变,类似克罗恩病。

治疗

手术适应证对IC的处理方式视病情而定。约6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预后良好,在1~2周后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预后较差。下列情况须外科干预:腹膜炎、透壁性坏死、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狭窄。

对症处理对于疑似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应立即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使肠道充分休息,必要时予以胃肠减压。对于重症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菌血症;应用肛管排气缓解结肠扩张。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疗程3~7天,少数需2周。患者腹部触痛加重,出现肌紧张、反跳痛、体温升高及肠麻痹,则表明肠坏死,须立即手术治疗。

  ■特约编委的话 解放军总医院吴本俨

对缺血性肠病的认识亟待提高

人与胃肠道血管一起衰老,缺血性肠病备受关注

  胃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受血器官,其血流占心脏总输出量的10%~20%,而运动或进餐后消化道血流量变化较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发病率的攀升, 缺血性肠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与血管一起衰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胃肠道血管。

缺血性肠病分类有所不同,肠缺血部位各有特点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C)。由于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学特点,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栓塞引起的急性肠系膜缺血相对常见。根据肠缺血部位不同,也有人将缺血性肠病分为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AMI多以小肠缺血或小肠合并部分结肠缺血为主,而IC病变部位则为结肠。

缺血性肠病缺乏特异性表现,不易于早期诊断

  缺血性肠病常以腹痛或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应与许多急腹症相鉴别。由于缺血性肠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腹部体征与症状不相符合,在疾病早期亦缺乏十分特异的检查方法,故难以早期诊断;尤其是AMI患者,当出现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时,病情往往已进入晚期。AMI临床表现为肠管坏死、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提高缺血性肠病生存率,早期诊断是关键

  尽管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在近年来取得不少进展,但缺血性肠病中的AMI死亡率仍高达60%~80%,误诊率达80%~95%。有文献表明,AMI患者诊治每延误24小时,生存率下降20%。由此可见,缺血性肠病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快速诊断缺血性肠病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另有资料表明,那些年龄大于70岁、延迟诊断超过24小时,以及合并休克和酸中毒的患者,预后较差。

老年人易受缺血性肠病威胁,提高认识最重要

  目前关于缺血性肠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较缺乏。有文献报告,美国急诊监护病房每1000例患者中就有1例AMI病例。笔者对国内文献报告的千余例IC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90%以上病例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对于诊断缺血性肠病而言,最重要的是提高认识。当老年急性腹痛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尤其是症状与查体表现不符,临床表现不支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消化道穿孔)时,应及时予以腹部血管超声、腹部CT血管成像等检查,尽早排除AMI的可能。

国内外专家建议和指南相继发表,指导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邀请国内消化病、心血管病、血管外科、介入放射和老年医学专家撰写了《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 ,发表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1 年30卷01期,进一步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由于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专家建议》提出在患者发病48小时内,以及生命体征平稳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急诊行肠镜检查不失为确诊的主要手段。此外,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表的《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详见ESC官方网站)也涉及了缺血性肠病的诊疗。我们相信,在上述专家建议和指南的指导下,临床医生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