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唐都医院采用ERCP技术成功为一六龄童取出胆道蛔虫

作者: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政治部刘永平 岳丽颖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9-23
导读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为一6岁小患者在X线透视下经内镜取出胆道蛔虫,解除了胆道梗阻,治愈了胆道感染,这是我省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治疗的最小年龄胆道蛔虫患者。

  近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成功为一6岁小患者在X线透视下经内镜取出胆道蛔虫,解除了胆道梗阻,治愈了胆道感染,这是我省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治疗的最小年龄胆道蛔虫患者。

  6岁小男孩欣欣身高只有110cm,体重18kg,非常弱小,同时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一年来,欣欣经常腹痛,但由于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未引起父母足够重视。前不久,欣欣开始出现严重的上腹部绞痛,有时发热高达39℃,全身皮肤及眼白发黄,多家医院求医未果后,父母带着欣欣慕名来到唐都医院寻求治疗。小儿科王宝西主任认真检查后诊断为胆道蛔虫导致胆道梗阻、胆道感染。但患儿年龄小、体质弱,如何能在最小伤害的前提下取出蛔虫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经小儿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多位专家会诊后,决定采用ERCP技术进行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对患儿器官的伤害。消化内镜中心赵保民教授术前精心准备,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儿恐惧心理;术中严格按照儿童剂量给药,特别注意保护患儿生殖器官。由于儿童胃肠道生理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赵保民教授精确掌握内镜,巧妙顺应嫩弱肠道,最终顺利从患儿胆道取出已经坏死成团的大量虫体。术后,欣欣黄疸快速消退,肝功恢复正常,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赵保民教授指出,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十分疼痛,难以忍受,若治疗不及时,晚期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赵教授提醒大家,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肠道有蛔虫的病人,在进行驱虫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用足药量彻底杀死蛔虫,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