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的解剖位置深,周围毗邻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手术难度大,以往胰腺手术死亡率高达10%~20%。随着技术的进步,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得到逐步提高,手术死亡率降至5%以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重大胰腺手术在各级医院得到逐步开展和推广,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50%。
前言
胰腺的解剖位置深,周围毗邻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手术难度大,以往胰腺手术死亡率高达10%~20%。随着技术的进步,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得到逐步提高,手术死亡率降至5%以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重大胰腺手术在各级医院得到逐步开展和推广,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50%。
为规范胰腺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分级标准,指导临床实践,2010年中华医学会金宝搏版本 分会胰腺金宝搏版本 组牵头,组织国内各大胰腺外科中心的专家,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及指南,制定了我国的《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的专家共识(2010)》(以下简称《共识》)。
该共识首次对胰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规范,旨在帮助广大普通外科医师提高胰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更重要的是与国际接轨。笔者参与了《共识》的起草和制定,现结合其具体内容、本单位经验及国际相关指南进行解读、探讨。
胰瘘
分级
·胰瘘是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亦可继发腹腔出血、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有学者甚至称其为胰腺手术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为国内既往无统一的胰瘘诊断标准,各单位关于胰瘘发生率的报道相差甚大,低者仅3%~5%,高者可达50%左右。
·《共识》参考目前国际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胰瘘研究组(ISGPF)标准并细化具体指标、不同情况分级,有助于我们贴近临床实际,因此值得推广。
预防
·术前:纠正患者贫血、改善营养状况等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胰瘘的发生;
·术中:《共识》强调了胰腺消化道重建方式在预防术后胰瘘方面的重要意义,且术者可根据自身经验、胰腺质地等因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可靠的胰腺吻合方式;
·术后:预防措施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等,目前对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能否有效预防胰瘘发生仍有争议。
治疗
·一旦发生胰瘘,可根据级别、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其他并发症等决定具体方案。
·在未合并腹腔感染及出血的情况下,保守治疗是首选,可采取禁食、通畅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控制感染等措施;须强调的是,应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畅(尤为重要);多数胰瘘均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
·生长抑素类药物可减少胰液引流量,可能利于窦道的愈合;对引流不畅、合并严重腹腔感染或出血患者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恢复通畅引流、清除感染灶仍为手术的主要目的。
术后出血
分级
·术后出血是胰腺术后另一个较常见、凶险的并发症。
·《共识》综合出血部位、时间、严重程度三要素,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术后出血分为A、B、C三级。
治疗
·A级可不用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严重的早期出血多考虑术中止血不确切、结扎线脱落等原因,可能需再次手术。
·对胃肠道出血应首选内镜治疗,若内镜止血失败可考虑手术。
·对于迟发性出血,首先应补充血容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行血管造影、内镜等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并给予介入栓塞、内镜下止血等治疗;对上述治疗无效者应积极行手术探查。
胃排空障碍
分级和诊断
·以往关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标准不统一。
·在《共识》中,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即可进行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术后胃管放置超过3天、拔胃管后因呕吐等重新置管、术后7天后仍不能进食固体食物。
·根据置管时间、是否需要应用胃肠动力药等分为A、B、C三级。
治疗
·目前尚无统一的成熟模式。
·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以保持其内环境稳定、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以及营养支持为治疗的基础,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给予加强心理疏导、进行心理暗示等心理治疗亦有助于病情恢复。
·多数患者经上述治疗后3~6周即可恢复,但仍有病程长达3个月之久者。
·对合并腹腔内感染或瘘者,须行穿刺引流。
·须注意的是,对于电解质平衡,除须纠正常见低钾血症外,还应注意可能同时存在的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张太平)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