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7岁,因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反复发生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就诊。
![]() |
![]() |
![]() |
![]() |
![]() |
![]() |
图1 胆肠吻合口附近增粗的多发曲张血管 |
图2 胆管系统内迂曲血管 | 图3 门静脉主干远端狭窄并置入支架 |
图4 胆肠吻合口 针孔状狭窄,周围可见吻合钉 | 图5 胆肠吻合口插管成功后造影 | 图6 吻合口小切开后可见取出的结石及吻合钉 |
病例一
患者女性,67岁,因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反复发生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就诊。
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当时血红蛋白最低为40 g/L,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此后多次因便血在外院住院治疗。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胶囊内镜检查示“小肠血管畸形”,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示“胆肠吻合口处异常放射性浓聚”。
患者便血间隔数天至数月不等。20天前再次发生便血,呕暗红色胃内容物约1000 ml。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患者8年前患“慢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效果差,因发生梗阻性黄疸而接受胆管空肠吻合术。
入院后,对患者行胃镜检查,可见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部CT检查示胰头部病变,怀疑慢性胰腺炎,门静脉主干远端近汇合处重度局限性狭窄。
经多科会诊,考虑胆肠吻合口出血可能性大。对患者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在胆肠吻合口附近见增粗的多发曲张血管(图1),进一步进镜至胆管系统,亦见迂曲血管(图2)。
患者在慢性胰腺炎基础上发生门静脉高压及广泛侧枝循环建立,胆肠吻合口多发曲张血管也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增粗血管的破裂可能是患者反复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对患者行介入治疗,于门静脉狭窄处置入支架(图3)。术后随访至今,无消化道出血表现。
病例二
患者男性,72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胆管多发结石入院。
2年前,患者因壶腹周围癌接受Whipple术。1年前因反复发作上腹痛伴发热和黄疸就诊于外院,腹部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显示胆总管多发结石,腹腔内癌肿广泛转移,故来我院诊治。
Whipple术后,内镜检查无法到达吻合口部位。我们先采用双气囊小肠镜插镜至胆肠吻合口,固定外套管,退出小肠镜,换用细径结肠镜经外套管达胆肠吻合口,完成胆管的插管、造影、吻合口小切开及取石术(图4~6)。
■ 总结
术后消化道解剖结构的改变给内镜医师的诊治(特别对胰胆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常见的有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及Whipple术后等。病例1接受双气囊小肠镜实施胆管探查,出血部位及原因的明确对治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有效解决门脉狭窄后,患者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关于各种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的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及治疗性操作,国外有少量病例报告及总结,国内未见报告。我们在病例2中采用特殊方法,完成了ERC及随后的取石操作,疗效满意。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