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结肠动力学改变,慢性便秘患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结肠转运延迟;2.粪便沿结肠正常通过,但是在直肠内被保存时间过长。了解和确定患者结肠动力学改变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如结肠转运延迟可用促动力药物,而输出道梗阻可用生物反馈治疗。结直肠传输时间是反映结肠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测定结直肠传输时间的理想方法应为:生理状态下、非侵袭性、真实地反映食团沿着消化管推进的过程。目前临床上可选用的方法包括:钡条结肠传输试验、结肠闪烁显影和新型的生物磁疗法。临床上绝大多数经验均来自于检测使用摄入钡条后拍摄腹部平片来了解钡
侯晓华教授在第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上作了相关报告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结肠动力学改变,慢性便秘患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结肠转运延迟;2.粪便沿结肠正常通过,但是在直肠内被保存时间过长。了解和确定患者结肠动力学改变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如结肠转运延迟可用促动力药物,而输出道梗阻可用生物反馈治疗。
结直肠传输时间是反映结肠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测定结直肠传输时间的理想方法应为:生理状态下、非侵袭性、真实地反映食团沿着消化管推进的过程。目前临床上可选用的方法包括:钡条结肠传输试验、结肠闪烁显影和新型的生物磁疗法。临床上绝大多数经验均来自于检测使用摄入钡条后拍摄腹部平片来了解钡条在结肠的传输情况,以此来测定结肠传输时间。这项检测技术具有实用性、可靠性、简易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以在基层医院检测,不需要去专科医院,已被患者、消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以及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广泛接受。
国外钡条结肠传输试验的常用方法为:患者在连续6天内,每天上午9时口服一定数量钡条,在服用完最后1次钡条后1天拍摄腹部平片1张,就可以运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结肠和节段结肠的转运时间(CTT)。本研究使用以上方法(图1A)测定了5名健康志愿者结肠传输时间,发现国人传输过快,钡条均排出体外,无法准确计算钡条排除率和CTT。我们分析,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排便习惯为1-2次/日或1次每日,1天内很可能就把摄入的钡条全部排出体外,因此以欧美学者建议的24小时(h)的间隔时间不适用于中国的情况,以前的研究也发现华人结肠传输可能较欧美发达国家快。我们试验方案进行了更改(见图1B):吞服钡条的数量和次数均不变,间隔时间由24h缩短为12h,拍摄腹部平片的次数也不变。如果我们将M1、M2和M3视为1种钡条,我们通过公式可计算出相应的直肠乙状结肠以上CTT(LRCTT,即左半和右半结肠传输时间之和)、直乙状结肠传输时间(SRTT)。由于小部分正常人存在输出梗阻,为了排除影响,本研究认为直肠乙状结肠以上的CTT较全结肠CTT更能真实反映全结肠传输快慢。如果我们分别以M1和M2钡条为标志物,则可分别计算出36h钡条排除率、48h钡条排除率、60h钡条排除率和72h钡条排除率。钡条排除率和结肠传输时间均可以反映结肠传输快慢。
与欧美和中国香港研究人群相比,我们的研究发现:1)男性结肠传输快于女性:男性志愿者在36 、48和72h钡条排除率明显高于女性;其直乙状结肠以上结肠传输时间和RSCTT较女性明显缩短;男性志愿者结肠传输快于女性。2)年龄对结肠传输影响不大:180名健康志愿者的结果显示:各个时间点钡条排除率在3个年龄组别间均无明显差异;3组志愿者结肠传输时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3)以摄面食为主的志愿者的结肠传输快于以摄入大米为主食的正常人群:河南地区正常人群(平时主食以面食为主)各个时间点钡条排除率均稍高于湖北地区志愿者(平时主食以大米为主)。湖北地区健康志愿者直肠乙状结肠以上传输时间要明显慢于河南地区健康人群。综上所述,摄食大米为主者结肠传输明显慢于摄食面食为主者,且差异主要集中在直肠乙状结肠以上(左半和右半结肠)。4)国人结肠传输明显快于欧美:本研究中健康中国人群全结肠传输时间正常值上限(Mean+2SD)为 45h(男性:39h ;女性:50h),较欧美报道的CTT结果明显缩短。国人结肠传输明显加快,1.饮食结构与差异:国人饮食中纤维素成分较西方人多,西方社会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为主,而高纤维素饮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排空;高脂饮食会延缓肠道传输功能。2.生活方式差异:国人体力活动较西方人多,液体摄入也更多,而运动量和液体摄入量可能与人群结肠传输快慢相关;4.欧美人一般较中国人高大,体型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中国人群胃肠传输较欧美人快。
综上所述, 湖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志愿者结肠传输慢于河南地区(主食为面食);男性结肠传输快于女性;结肠传输在年龄组别上无显著差异。本方法既可以计算不同时间点钡条排除率,又可以计算出结肠传输时间,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结肠传输功能。此方法操作简单,花费小,基层医院都可以开展,对于便秘患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第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专题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