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登录,我要注册

消化

黑斑息肉综合征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 崔龙 丁文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4-27
导读

         患者女性,28岁,因“面色苍白,活动后气急10余年”入院。患者父亲在56岁时因黑斑息肉综合征、消化道多发息肉、结直肠癌腹腔广泛转移医治无效去世。诊断为黑斑息肉综合征。

关键字:  黑斑 | 息肉 | 综合征 

 

 

 图1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口唇黑斑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图2 结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息肉(图片由北京协和医院孙晓红等提供)

 

  黑斑息肉综合征又称普杰(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多发性全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口唇及指趾端黑斑为临床特征(图1、2)。最早是Peutz于1921年在一个荷兰家系中发现了这种疾病,之后Jeghers于1945年首次详细地描述了该病的特征。 黑斑息肉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结直肠癌的一种,发病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25倍。男女发病几率相等,各种人种均可见。

  该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即内镜下息肉治疗,但是由于消化道冗长,发病位置分散,息肉总量多,隐性发病期时间长,息肉生长时间较长以及部分息肉浸润深度较深等原因,其息肉的治疗过程成为本病的治疗难点。

  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遗漏及消化道穿孔,因而对于内镜操作者的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位于小肠的息肉,常用的治疗策略为开腹肠镜下息肉切除、开腹肠段切除吻合术。

 

■ 病例

  患者女性,28岁,因“面色苍白,活动后气急10余年”入院。

  病史及家族史

  患者于入院前10年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后气急,生长发育较同龄人迟缓。年幼时因小肠巨大息肉致肠套叠而接受小肠肠段切除吻合术,术中切除小肠肠段约2米。

  患者父亲在56岁时因黑斑息肉综合征、消化道多发息肉、结直肠癌腹腔广泛转移医治无效去世。

  入院检查及诊断

  患者消瘦,双侧睑结膜苍白,口唇黏膜、指趾端散发米粒大小黑斑。

  血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大量直径0.5~2 cm隆起型病变,表面光滑。肠镜插镜至末端回肠15 cm,直肠至回盲部可见结直肠多发直径0.5~3 cm带蒂息肉,部分息肉占据1/2~2/3肠腔。胶囊内镜检查符合胃肠镜所见,空肠及十二直肠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的息肉。

  根据患者的家族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黑斑息肉综合征诊断明确。

  开腹经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患者经肠道准备后,先给予胃镜下息肉切除术。流质饮食3天,观察期内胃镜治疗创面无活动性出血。之后患者入手术室,取膀胱截石位,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小切口探腹,切口周围置一次性切口保护圈,拉出小肠肠段,手法探查消化道肠段无巨大息肉,无浸润性占位,腹腔内无占位性病变。纵行切开空肠中段肠段,取3 cm小切口,湿性洗必泰纱布保护肠壁切口周围组织,经切口伸入肠镜观察远端小肠,未发现小肠息肉,遂插镜至近端肠段,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及空肠起始端10余枚0.5~1.5 cm带蒂、亚蒂型息肉。

  结合息肉的大小、基底部情况行肠镜下十二指肠、空肠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标本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报告: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

  患者术中出血少,部分息肉浸润至肠壁肌层,3-0缝线间断缝合浆肌层,术毕。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胃肠道动力,适时调整饮食及补液量,适当补充肠内及肠外营养。

  术后1个月患者二次入院接受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所见消化道息肉全部切除。现治疗结束2个月,患者已恢复常规饮食,营养状况良好,体重增加3 k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姚礼庆 钟芸诗)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