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5日,由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ANMA)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承办的第二届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的前沿及展望”。来自亚太地区的近400名学者就功能性胃肠疾病在亚洲的流行病学、检测与研究方法、诊断和治疗进展、饮食与功能性胃肠病、基础研究等专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大会期间,专家们还讨论发表了《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本报特约北京协和医院方秀才教授组稿,在第一时间撷取部分精彩内容,与读者共享。
2011年3月3-5日,由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ANMA)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承办的第二届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的前沿及展望”。来自亚太地区的近400名学者就功能性胃肠疾病在亚洲的流行病学、检测与研究方法、诊断和治疗进展、饮食与功能性胃肠病、基础研究等专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大会期间,专家们还讨论发表了《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本报特约北京协和医院方秀才教授组稿,在第一时间撷取部分精彩内容,与读者共享。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十分常见,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以及上腹胀、恶心、呕吐和嗳气等是常见的临床症状,FD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且缺乏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改变和代谢性异常。
诊断相关建议
在广泛复习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共识意见》指出,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中FD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在亚洲地区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FD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以及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FD需要警惕报警症状,包括体重下降、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胃癌家族史,以及在胃肠道恶性疾病高发地区(如韩国和日本)年龄>40岁、其他地区>50岁的新近出现的消化不良患者。
一些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便潜血试验和寄生虫检查等对于消化不良患者是有益的,同时应当检查幽门螺杆菌(Hp),必要时可行上腹部超声和CT检查;胃排空和胃容受性检查可以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重叠
在亚洲,相当一部分患者的FD与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也可重叠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FD合并心理障碍以及患者受教育程度可能是影响其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
多种因素参与FD发病
胃十二指肠的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主要影响因素,心理因素也参与FD发病;酸敏感和酸相关因素是产生症状的原因,Hp感染是可能的致病因素;感染与免疫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遗传和环境因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也参与FD的发病。
治疗相关建议
共识意见提出,对亚洲消化不良患者应进行Hp检查。尽管欧美研究提示,质子泵抑制剂(PPI)对溃疡样和反流样FD有效,但在亚洲人群中尚缺乏研究依据。在控制症状方面,大剂量PPI并不优于标准剂量PPI。对部分FD患者,促动力剂可缓解症状。
虽然有些研究提示,中药可能缓解症状,但尚须提供更多研究数据支持。
尽管证据有限,共识仍认为,抗焦虑和抑郁药物在治疗FD中可发挥一定作用。共识意见推荐,采用“生理-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评估FD患者。对于难治性病例,应当考虑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强化治疗方案。
干辣椒、香料和脂肪可能激发消化不良症状,但改变饮食结构对于FD的治疗作用尚未被阐明。(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朱丽明整理)
亚洲神经胃肠病学基础研究进展
在本届会议上,胃肠动力基础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主要内容涉及病理生理状态下胃肠腔内刺激因子、肠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对胃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胃肠腔内刺激因子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存在胃肠腔内气体异常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新发现。韩国学者报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较正常人肠腔内存在更多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甲烷,便秘型IBS患者增多的肠道气体以甲烷为主,而腹泻型IBS则以氢气为主。
研究表明,肠腔内灌注甲烷可降低推进性蠕动波的波幅和传导速度,抑制肠道的推进性蠕动,增加肠腔的压力,诱发腹胀、便秘症状,而灌注氢气则可加速近端和远端结肠的排空,导致大便松散和腹泻,这可能是导致IBS的病理生理基础。异常气体的产生可能与肠道细菌过度增殖有关,因此,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对这部分患者有效。
也有学者提出,肠道气体也可来源于肠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如一氧化氮。对肠道气体的来源,今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泰国学者报告,口服辣椒素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近端胃容纳舒张功能,增加胃容积,缓解饱胀症状,可能是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新方法。
胃肠壁内间质细胞
来自美国的桑德斯(Sanders)教授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胃肠壁内间质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胃肠间质细胞承担着消化道电起搏、传递神经信号、协调胃肠运动、感受牵拉刺激等多种功能。最新研究表明,成纤维样细胞是一种新的间质细胞,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PDGFR+和Kit+,其结构上与肠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功能上表达对嘌呤能神经反应的离子通道。目前已研制出PDGFR基因敲除小鼠,将成为研究肠间质细胞功能的重要模型。
一些与会学者提出胃肠间质瘤对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影响不一的问题,这可能与间质瘤的不同表型、不同功能有关。
我国该领域的学者研究报告,针灸刺激足三里对 所致Cajal细胞(一种肠道特异的起搏细胞)凋亡有治疗作用。此外,我国学者还介绍了急性胃肠炎恢复期动物模型中肠神经系统的改变与胃肠感觉过敏的关系,提出慢性炎症期肠神经突触可塑性、肠黏膜免疫功能改变等机制可能是导致感染后IBS的原因。
外周神经系统参与胃肠感觉运动功能的调控
图 脑—肠轴
(所有肠道功能(运动、感觉和分泌)都由内源及外源神经系统控制。这些系统在脑与肠的双向网络(脑—肠轴)中相互作用)
近年,有关脑-肠轴(见图)研究很受关注。在本次会议中,还有多项研究报告了病理状态下脊髓后根神经节突触钙离子通道、谷氨酸转运体3、大麻素受体1等的改变及其与内脏高敏感的关系,提示了后根神经节在调节胃肠感觉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会议也系统分析了精神应激对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功能及神经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阐明了精神应激导致胃肠感觉运动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刘劲松 整理)
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性疾病亚洲流行病学特点
在本届会议上,众多亚太地区学者就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等疾病在亚洲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应的诊治对策进行了专题讨论和交流。
韩国学者朴荣泰(Young Tae Bak)等依据罗马 Ⅲ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分析了亚洲人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谱特点,结果发现:FD以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为主;IBS以腹泻型(IBS-D)和混合型为主。对FD而言,罗马Ⅲ诊断标准 的6个月时限不适用于韩国和日本等胃癌高发国家。亚洲功能性胃肠病的总体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这可能与文化、种族、生活方式等有关。
陈湖教授总结了我国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来自中国南方五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FD患病率为2.4%、IBS为4.6%,其中FD和IBS重叠者在普通人群中的比例为0.1%,进一步分析表明,功能性胃肠病发病因素与性别、年龄、居住环境、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以及家族史有显著相关性。
马来西亚学者马哈德万(Mahadeva)等就农村和城市居民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大宗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居民(41.4% 对28.7%),且与就医条件、非处方药物的自我应用以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我国学者方秀才等对1996年北京地区随机抽样调查人群的胃食管反流(GER)患病情况进行了随访,12年后随访率为52.9%,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由1996年的6.4%上升至2008年的8.2%,上升趋势与容易生气、重体力劳动密切相关。与12年前的结果相比,GER危险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研究GER的保护因子,对预防GER有重要意义。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孙晓红 整理)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