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既是安全且可耐受的,也可以改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成为治疗代偿性肝硬化的新型治疗策略。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既是安全且可耐受的,也可以改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成为治疗代偿性肝硬化的新型治疗策略。
肝病十分常见,我国慢性肝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涉及多种疾病。
其中,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继续发展下去,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而后者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
避免肝癌发生,肝硬化治疗很关键。
王福生院士团队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脐带干细胞显著改善了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
未来,干细胞药物将成为肝硬化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阶段,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主要区分是有没有并发症。
肝脏是一个没有痛觉的器官,在代偿期难以诊断。当并发症开始出现,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就急速下滑,中位生存期从10-12年下降到2-4年。
-1-
干细胞与肝硬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干细胞输注可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
骨髓干细胞
最早被使用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项研究表明,输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脐血干细胞
2018年,Huimin Tao与Yafeng Li等研究者,分析10项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患者肝功能、生存质量均明显改善。
脐带干细胞
2012年,王福生院士团队发现,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
王福生院士曾在接受医师报采访时表示:
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特别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由于死亡率非常高,除肝移植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数年前,我们曾开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结果显示提高了早、中期患者的生存率,促进了部分患者康复。
肝硬化患者,如得到及时、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包括生物治疗),可使患者疾病进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可能得到逆转。
不过,此前研究缺乏长期疗效评估,随访时间不长,而王福生院士的新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
-2-
本次研究临床数据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19例乙肝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参加,其中对照组111人,治疗组108人。
随访时间达到了75个月。
治疗组每间隔4周输注脐带干细胞,共3次。同时,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并接受随访。
此次研究结果不仅和此前一样令人满意,也证实脐带干细胞的长期效果。
(一)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二)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研究发现,脐带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既安全,也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本次研究和大量相关研究证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既是安全且可耐受的,也可以改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成为治疗代偿性肝硬化的新型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1. 肝硬化失代偿的逆转:再代偿.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27(12):915-918. 作者:何志颖王冰琼尤红
2. 央广网:小心肝!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或超4亿人 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Shi M , Li Y Y , Xu R N ,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 Long-Term Follow-up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2021.
4. Jia Xiao, at al. 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 research trends: 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J Hepatol. July 2019, 71(1): 212–221.
5. Cirrhosis: A Questioned Risk Facto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6.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liver cirrhosi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Tao H, Li Y, Wang T, Zhou C.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8 Feb 26;14:417-440.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