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已成为治疗IBD的最新手段,除了第一类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制剂外,目前获批进入临床的生物制剂包括:维得利珠单抗 (VDZ)、乌司奴单抗 (UST)。
乌思奴单抗 (UST) 是克罗恩病 (CD) 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乌思奴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可识别白细胞介素 (IL)-12 和 IL-23 的共享p40亚基。这些促炎细胞因子被证明是小鼠结肠炎模型中炎症的重要驱动因素,并且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观察到 IL-12 和 IL-23 的血清和组织水平升高。虽然IL-12对于启动疾病活动很重要,但现在认为IL-23 主要负责维持p40的促炎作用,进而成为UST的主要靶标。黏膜中IL-23 似乎主要由先天免疫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并通过T细胞以及一系列先天淋巴细胞的激活来促进炎症的发生和维持。尽管临床前研究和前期试验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但UST的实际数据表明,多达50%的患者可能没有反应,并且只有30% 至40% 的患者在治疗 1 年后保持临床缓解。有学者提出,尽管存在足够的血清药物谷水平,但炎症可能是由于在发炎的粘膜处达到的抗TNF-α抗体与靶标 (TNF-α) 比率不足所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UST 和 IL-23 血清和组织浓度与黏膜炎症和治疗反应的关系。
为此,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开始UST治疗的CD患者被研究人员前瞻性纳入本项研究。所有参与者均在基线和第16周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在第16周测量UST和 IL-23 血清和组织学浓度。临床和生化反应定义为 Harvey-Bradshaw 指数下降≥3分,粪便钙卫蛋白下降≥50%。内镜反应定义为简单内镜评分下降≥50%或Rutgeerts评分下降≥1分。组织学缓解定义为全球组织学疾病活动评分≤4。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56名患者中,有17名(30%)出现临床反应,53名患者中有16名(30%)显示出具有生化反应,56名患者中有20名(36%)显示出内镜反应。UST组织学浓度与相应血清中的浓度水平相关 ( P<.0001)。但是研究人员未发现UST组织学水平与治疗反应之间存在相关性。达到生化反应的患者显示出显着更高的UST血清水平(3.12 µg/mL VS 1.41 µg/mL;P= .01)。组织中IL-23浓度与UST的比率与黏膜炎症相关 ( P=.01)。
本项研究是第一项证明血清和组织 UST 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研究。虽然组织中IL-23浓度与UST的比率与粘膜炎症相关,但UST血清浓度水平更能反应生化反应。因此UST在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监测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始出处:
Elisa Proietti. et al. Ustekinumab Tissue and Serum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Are Closely Correlated Though Not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Objective Response After Induct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22.
作者:xuyihan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