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胃不好,到底能不能吃辣?

作者:佚名 来源:癌图腾 日期:2022-06-01
导读

         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

关键字:  胃 

        遍布大街小巷的川渝湘菜馆、火锅等以辣为特色的美食似乎在告诉我们,辣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离不开的美味之一。

        但是嘴巴觉得好爽,肠受不了刺激的人比比皆是。

        胃不好,到底能不能吃辣?

        研究发现,低浓度的辣椒素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是促使胃黏膜愈合的重要因子,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能够阻挡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大蒜能够消灭胃中的幽门螺杆菌。

        适量食用微辣食物无妨,但在已经罹患胃肠疾病的情况下,又不加以节制地食辣过多,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尤其刺激糜烂、溃疡面,反而不利于胃肠黏膜的愈合;而且高浓度的辣椒素会促进胃肠蠕动,易腹痛、腹泻。

        实际上,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发胃病。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不能过量食辣,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胃造成坏影响。

        伤胃坏习惯,你有吗

        加班熬夜

        上班族压力大,精神紧张,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部不适。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胃内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久而久之不仅容易造成溃疡,还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诱发胆结石。

        餐后运动

        用餐后立即健身、跑步,可能导致内脏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从而诱发胃病。

        吃饱就睡

        不少人习惯吃宵夜,回家倒头就睡。睡前饱餐,胃内食物没来得及消化,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异常。

        天天吃撑

        每餐吃得过多,不仅会加重胃的负担,还会增加胰、胆等消化器官的压力,打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秩序。

        小病隐忍

        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症状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自行服用止痛药救急。

        近年来,胃病的发病趋势呈年轻化,甚至有人年纪轻轻得了胃癌!大家都越来越重视护胃养胃,但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对胃有好处的行为,其实大错特错!

        养胃误区,你中了几条

        肉类不好消化,多吃素食

        出现消化不良的时候,大家会把原因归咎于吃了肉,而没有吃蔬菜,因此,对于已经出现胃不适的人我们会建议多吃蔬菜或者只吃蔬菜。

        其实,这种做法不正确,素食中含有的质量相对较低的蛋白质,反而会加重胃的负担。

        而蔬菜中最多的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柔和,对胃肠刺激小,适合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但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肠胃刺激较大,粗糙、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尽量少吃那些“筋”多、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

        补充膳食纤维也并非多多益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克~30克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过量时(超过75克/天),会引起胃肠胀气,尤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儿童和老人更为明显;摄入过多膳食纤维还会影响钙、铁、镁等矿物质的吸收。

        另外,有些食物产气很多,如豆类、番薯、土豆、板栗等,进食过多会消化不良而加重腹胀。

        正确做法:胃肠不好者,宜多进食鱼类,少吃肉类,适当进食蔬菜水果,但不要进食酸度、甜度较高的水果。而腹胀者要少吃产气食物!

        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

        对于已经出现胃糜烂、溃疡的患者,家人都会叮嘱患者要少食多餐。

        但其实,食物一旦进入胃内,就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促使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胃糜烂、溃疡无益。

        正确做法:胃炎、糜烂、溃疡患者的饮食应注重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不要过分强调少食多餐,这样才有利于胃糜烂、溃疡的愈合。但对慢性胃炎尤其消化不良的患者、胃下垂的患者宜少量多餐进食。

        粥养胃,胃病患者最好多喝粥

        过去的观点认为,胃不好的人饮食要以稀饭为主,容易消化。

        现在研究发现,稀饭没有经过咀嚼,无法与唾液相搅拌,得不到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初期消化。

        稀饭水分较多,到达胃内后,容易稀释胃液,更影响消化。并且,稀饭容量大,进食后胃内压力增高,易促使发生胃食管反流。

        甚至有些人进食用冷饭煮的稀饭或上餐吃剩的粥热热再吃,这更不易消化。因冷饭中的淀粉“老化”,食物蒸煮冷却后,使淀粉变成回生直链淀粉,而回生直链淀粉是不被人体消化的淀粉。

        稀饭由于提供的热量较少,不仅导致人常处于饥饿状态,还容易导致营养吸收不足,更不利于胃部的恢复。

        正确做法:胃肠不好时宜进食松软的米饭,烧饭时比平常多放些水就可以了。但急性肠胃炎发作时可进食几天米粥,每餐需新煮的粥,可减轻胃肠负担,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

        牛奶能养胃

        在不少网友的想法里,喝牛奶能够中和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帮助。

        其实,喝牛奶反而会促进胃酸分泌,比平时多30% ,而胃酸过多是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牛奶中的乳糖容易引起腹胀、腹泻,尤其国人乳糖酶缺乏者较多。

        因此,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酸过多的患者以及喝牛奶后腹胀腹泻的人群都不宜喝牛奶。

        胃不好的人多喝点生姜水

        大家都听过喝生姜水能够暖胃,因此,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后,很多人喜欢喝一杯生姜水,但这种做法偶尔一次还行,不能长期使用。

        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若胃病患者大量饮用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反而加重胃部的不适,引发胃痛等症状。

        只有平时大便溏薄,进冷食或腹部受凉后腹痛甚至腹泻的患者,即中医所谓的胃寒患者,而又没有明显胃黏膜炎症、糜烂、溃疡者,可以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暖胃。

        胃不好的人不能喝茶

        对于胃炎、糜烂、溃疡的病人,医生都会建议患者不要喝茶,特别是浓茶,因为茶多酚会刺激胃黏膜,尤其新的绿茶内茶多酚含量较高对胃刺激更大

        但是并非所有的茶都不能喝,熟茶类如普洱茶、红茶,对胃反而有一定帮助,但切记不要空腹,不要喝浓茶,因为还有茶碱,对胃黏膜也有刺激。

        烧心、胃热的病人喝冷饮缓解

        出现胃灼热或烧心症状时,很多人会喜欢喝一杯冷饮来缓解症状。

        其实,胃灼热或烧心是由于胃黏膜炎症、溃疡使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酸反流入食管内之故。

        胃热时喝冷饮,水分会稀释胃液暂时缓解胃热的症状,但冷饮中的糖分会刺激胃酸分泌;喝水过多会增加胃内压力更易反流而损害食管;寒冷食物会诱发胃肠痉挛,使胃黏膜缺血,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甚至导致腹痛。

        正确做法:胃热或烧心时,喝少量的温开水,能暂时缓解症状,又不会造成对胃的损害。但应该就医,做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或止酸药物。

        苏打饼干养胃

        苏打饼干中和胃酸的作用和普通馒头面包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烤过的馒头片和面包片,因为烤制后形成糊化层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

        另外,酥脆的苏打饼干油脂含量都在20%~30%,而且因为要加入“苏打”,即碳酸氢钠,其中所含的钠盐也很高。还是建议大家少吃为妙。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