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Blood研究精选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1904
乳腺植入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LCL)的癌变发生机制仍不明确。为了解析其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对来源于54位BI-ALCL患者的34例BI-ALCLs(15例肿瘤,19例原位亚型)样本进行基因组图谱进行分析。
通过全外显子测序(22对肿瘤-胚系DNA)和(或)深度靶向测序(24例)发现在74%的病例的表观修饰区存在复发性突变,包括KMT2C(26%)、KMT2D(9%)、CHD2(15%)和CREBBP(15%)。KMT2D和KMT2C突变与免疫组化H3K4单甲基化和三甲基化缺失相关。20例病例(59%)至少携带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一个基因突变,包括STAT3(38%)、JAK1(18%)、STAT5B(3%)和负性调控子样SOCS3(6%)、SOCS1(3%)和PTPN1(3%)。这些突变在肿瘤样本中比在原位样本中更常见(p=0.038)。所有BI-ALCLs均表达pSTAT3,无论JAK/STAT信号通路的基因的突变状态如何。此外,研究人员还检测到了参与淋巴发育的EOMES基因突变(12%)、PI3K-AKT/mTOR突变(6%)和TP53功能丧失性突变(12%)。拷贝数变异(CNA)分析,在染色体2、9p、12q和21上检测到拷贝数扩增,在染色体4q、8p、15、16和20上检测到拷贝数缺失。CNA区域涵盖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和表观遗传调控区。
【2】NPM1/FLT3-ITD分型对AML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2697
携带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的AML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伴有高(≥0.5)突变/野生型等位基因比率(AR)的AML患者。2017年欧洲白血病(ELN)建议,根据ITD-AR和NPM1突变状态,定义了四种不同的FLT3-ITD基因型。
近日的回顾性的探索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2017年ELN风险组分类的患者中评估NPM1/FLT3-ITD基因型的预后及预测意义。四种NPM1/FLT3-ITD基因型具有显著不同的临床和并发遗传特征。该试验中549位FLT3-ITD AML患者中有318位可进行完整的ELN风险分类。
影响1-2个诱导周期后的反应的重要因素是ELN风险分组和白细胞(WBC)计数;是否采用米哚妥林治疗没有影响。ELN风险分组之间的总体存活率(OS)明显不同;低、中、高风险组的预计5年OS概率分别是0.63、0.43和0.33。采用首次完全缓解的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HCT)作为时间因变量的多变量Cox OS模型显示,米哚妥林、异基因HCT、ELN低风险组和低WBC计数是显著的有利因素。在该模型中,米哚妥林对各ELN风险组具有一致的有益作用。
【3】MPN患者动脉血栓栓塞提示继发癌症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2614
费城染色体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容易继发癌症,但其相关因素尚未明确。
研究人员招募了647位癌症患者、127位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62位MPN合并血液继发癌症患者、32位MPN合并黑色素瘤患者。此外,还纳入1234位无癌症病史的性别、年龄匹配的MPN患者。在MPN类型、驱动突变暴露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相当。病例组和对照组在确诊MPN之前的血栓发生率相近(19.8% vs 21.2%)。在确诊MPN后、继发癌症前,病例组的血栓事件多于对照组(11.6% vs 8.1%),主要是动脉血栓栓塞的比例增加(6.2% vs 3.7%)。经多个混杂因素校正后,动脉血栓栓塞与癌症风险仍独立相关,提示确诊MPN后,患者如发生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则需进行密切的临床监测,以早期发现癌症。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