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0.3秒测癌,日本借助人工智能诊断大肠癌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体外诊断网 日期:2018-01-08
导读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在日本,大肠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对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最近,日本公布了一项人工智能成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到一秒就可以测出,大肠息肉是否存在癌症。

关键字: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在日本,大肠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对患者来说,早期发现是治疗最关键的一步。最近,日本公布了一项人工智能成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到一秒就可以测出,大肠息肉是否存在癌症。

        在日本横滨一家医院的诊断室里,记者看到,医生把一个可以放大500倍的内窥镜深入患者肠胃,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在0.3秒内识别出内窥镜中的大肠息肉是否存在癌变。参考系统实时判断的结果,医生可以当场实施切除手术。

        “以往需要花漫长的一周去确证,现在立刻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切除。”日本昭和大学教授工藤进英说,这套系统大大的提升了诊断效率。

        据介绍,这套系统在研发时使用6万多张肿瘤细胞图片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这些图片来自日本五家医院的3000多个诊断病例。系统通过对影像库中的肿瘤影像进行解析,和深度学习,由此形成了癌变的自动识别功能。

        人工智能在癌细胞识别领域的巨大突破,让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仅提高效率,还可以提高准确率。

        据了解,这套人工智能大肠癌诊断系统目前已在日本六家医院展开临床试验,并有望在2018年内获得日本有关医药监管部门的使用许可。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