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ESD后浅表粘膜下浸润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7-12-11
导读

          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可能为浅表粘膜下浸润癌(SMIC)的情况下对非带蒂大肠腺瘤的整块切除,但是该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复杂。目前,这种癌症的发病率仍然未知的,但其可能决定了ESD的临床必要性,而不是结直肠腺瘤常用的逐个粘膜切除(内镜粘膜切除)。

关键字:  ESDSMIC |  | 浸润癌 |  |  

        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可能为浅表粘膜下浸润癌(SMIC)的情况下对非带蒂大肠腺瘤的整块切除,但是该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复杂。目前,这种癌症的发病率仍然未知的,但其可能决定了ESD的临床必要性,而不是结直肠腺瘤常用的逐个粘膜切除(内镜粘膜切除)。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GUT上的研究旨在评估通过ESD去除的结直肠病变中,SMIC SM1(即侵入≤1000微米或小于粘膜下层的三分之一)的患病率。

        此项研究使用电子数据库(截至2017年3月)进行文献回顾,纳入文献报告为结直肠ESD报告解剖病变的组织学。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共纳入了11260例结直肠切除病变的51项研究。大部分切除的病变(82.2%; 95%CI 78.8%至85.3%)是腺瘤(低级和高级别发育不良分别为26.8%和55.4%)。总体而言,15.7%为黏膜下癌,但仅有一半以上(8.0%; 95%可信区间6.1%至10.3%)的浸润深度≤1000μm。估计恶性病变的肿瘤根治性(R0; G1 / 2; L0 / V0)切除率为75.3%(95%CI 52.2%至89.4%),根治性切除的发生率降至6%(95%CI 4.2% 7.2%),NNT为16.7。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SMIC SM1在ESD所选择的病变中的低发病率以及根治性切除的更低的比率限制了内窥镜整块切除的临床适用性。这要求对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术中不加区别地使用这种技术应给予警惕。

        原始出处:

        Fuccio L, Repici A, et al.Why attempt en bloc resection of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adenoma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alence of superficial submucosal invasive cancer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Gut. 2017 Dec 5. pii: gutjnl-2017-315103. doi: 10.1136/gutjnl-2017-315103.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