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何晓顺团队完成全球首例肝脏"热移植"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7-10-08
导读

          说起器官移植,很多人已经不陌生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完成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尤其我大广东,器官捐献数量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器官移植赋予千千万万生死线上的患者第二次生命。看来,会赚钱的广东人,做起公益来也是爱心满满啊!

关键字:  肝脏 

        说起器官移植,很多人已经不陌生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完成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尤其我大广东,器官捐献数量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器官移植赋予千千万万生死线上的患者第二次生命。看来,会赚钱的广东人,做起公益来也是爱心满满啊!

        最近,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团队成功完成“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手术,而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全球首例、全球首例、全球首例哦!

        这项技术牛在哪儿?器官移植技术问世63年以来,志愿者捐献的器官都要经过“灌注、低温保存、再灌注”的过程,才能移植到受捐患者的体内,这已经成为“医学常识”,也被写入医学生的教科书。但是,采用“热移植”新技术后,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让捐献者转赠的“生命礼物”少受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使器官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见并发症。

        这么高深莫测的医学问题,恕“文科狗”出身的南方南君一想就懵。等到大体搞明白,距离7月23日中山一院完成第一例 “不中断血流”肝移植已过去了两个多月。再去一打听,厉害了,人家云淡风轻地已经做完了第11例移植。现在病人术后第7天,肝功能恢复良好,饮食及活动均恢复正常。事实证明,这项新技术经受住了考验!

        “冷移植”让功能“打折扣”

        现代器官移植63年前问世,成为二十世纪医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素有“医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称。请允许南方南君多叨叨几句,先做点科普:1954年12月23日,在美国波士顿的彼得?布伦特?布里汉姆医院,约瑟夫?穆瑞、约翰?梅瑞尔和哈特维尔?哈里森医师在一对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了肾移植,移植的肾脏存活了8年。这次手术被后人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始。

        然而,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传统器官移植一直有自身的短板。一般来说,移植要经过“三部曲”,也就是器官获取、保存及植入——是不是让你想起了“把大象关进冰箱”的步骤?

        严肃点,我们这讲课呢!人家器官移植可正经复杂多了。简单来说,医生将肝脏从捐献者体内摘除过程中,先用器官保存液进行灌洗、降温。随即,因缺血而颜色发黄发白的肝脏被放入0—4摄氏度的器官保存液中保存,再植入移植受体的腹腔。新肝的血管和胆管与患者的血管和胆管一一吻合。随着血液流入新肝,原本冰凉的肝脏重新变得温热,表面变为鲜红色。当胆管有金黄色的胆汁流出时,移植成功,患者重获新生。

        在这个过程中,器官一旦离开捐献者体内,便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不可避免地遭受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受损。而这些不利因素,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供肝的质量和保存的时间长短,是保证换肝成败的关键因素。”医学专家表示,肝脏缺血超过30分钟就会坏死,无法移植。而在传统移植模式下,受到损伤的肝脏移入患者体内,肝功能多少都会“打折扣”。为便于理解,南方南君姑且将之称为“冷移植”。

        “我们用转氨酶为例来评估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换肝的病人术后转氨酶高达数百乃至数千,都是挺常见的情况。”中山一院的移植医生赵强说,新肝植入病人体内,重新恢复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再灌注”,这一过程也会发生险情。由于供肝要用低温的灌注液冲洗、保存,原来残存在肝脏内的灌注液可能在血液恢复供应的一瞬间,“冲入”患者的体内。这一冷热交织的巨大冲击,会导致患者血压低、心率加快甚至心脏停跳,医生称为“灌注后综合征”。若手术时麻醉技术不够精湛,或情况过于严重,就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血流不中断保证器官“鲜活”

        尽管科学家进行了几十年的努力,器官移植过程中的缺血损伤这一核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成为器官移植发展的“技术天花板”。

        “器官移植医生的职责,是将捐献者送出的‘生命礼物’完好、平稳地传递给需要的病人,我们希望让这份珍贵的礼物少受、不受损伤,最大效率地发挥作用。”何晓顺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多年来,他带领中山一院器官移植团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说到这里,南方南君又忍不住再科普几句: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移植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其移植例数及疗效均居全国前列。作为我国临床器官移植和器官捐献的发源地,该中心完成了多项“第一”:我国首例成功的大器官移植、首例公民器官捐献的肝移植、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亚洲首例多器官移植、国际首例“两肝三受”肝移植、国际首例心死亡捐献多器官移植。同时,完成的改良多器官移植例数创全球之最,患者生存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而何晓顺教授是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师从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后面这位大牛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他是我国器官自愿捐献和移植事业公认的推动者和当之无愧的学科带头人。

        何晓顺大胆假设,如果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器官的血液供应,器官就能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患者,上述难题将迎刃而解。

        然而,这个设想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最大的困难在于:肝脏离体后,谁来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血液供应?

        技术的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储备,以及恰到好处的“灵光一现”。对技术瓶颈的突破,往往离不开设备的创新,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在创新者“灵光一现”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和屡败屡战。

        何晓顺团队对器官移植技术的新突破,便完美体现了这一规律。现在用来实现“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术的设备,最初设计出来是为了器官移植后用于修复损伤器官的,其前身是中山一院从数年前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这种“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可在手术前模拟人体的机制,为器官提供血液,从而提高器官功能。

        在持续不断的研发改进过程中,何晓顺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假设”:只需对“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稍加改进,并对移植手术进行重新设计,就可解决器官移植中的缺血损伤问题。“这个科学假设的意义在于让捐献的器官‘血液供应不中断’,告别‘灌洗冷藏’。”相应的,这可被称为“热移植”。

        五年来,何晓顺团队在大动物身上进行近百例移植实验,并获得一系列技术创新。7月23日,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将肝脏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患者。摘取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从而实现平稳过渡。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的同时,将机器撤离。在这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流从未停止过;术后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

        平台将成生命科学研究利器

        “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理念的成功实践,从根本上避免传统器官移植技术的先天缺陷。更重要的是,由中山一院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是一个基础平台,有了它的强力支撑,未来将“热移植”延伸到心、肺、肾等器官的移植上,完全可以想象。这有望重构半个世纪以来器官移植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器官移植学科进入2.0时代。

        除了临床应用上,“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医学研究史上首次实现器官在“离体状态”下长时间保持功能与活力,因而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间相互作用、器官离体治疗、器官功能修复等提供全新的基础研究平台,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实现多学科、多层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众所周知,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病例丰富,在临床医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北上广等大城市,名院名医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并不输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在学科基础研究上,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新的研究平台,为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药学、病原学、肿瘤学、生物工程学等,都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模式。

        不难理解,在不中断血流的情况下,器官保持和人体及其他器官的联系,其运作的机理会和将器官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部分研究大相径庭。在这一层面,我国的医学基础研究可望和西方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中山一院预测,该研究平台的技术优势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利器,通过联合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广东可望在较短时间内产出大量原创性成果。不仅能提升广东乃至我国医学研究的水平,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还可扩大广东的国际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贡献。

        如今,何晓顺团队正在筹备将“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技术逐渐优化,将其中的主要技术环节重新编写,形成规范,逐步推广。。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