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这里小编盘点了近期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新进展与大家分享。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这里小编盘点了近期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新进展与大家分享。
【1】LANCET: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研究旨在建立强化剂量、多来源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此项研究在澳大利亚的三家医院进行,为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者们使用预先建立的随机化列表随机分配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ayo评分4-10)进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或安慰剂结肠镜输注,随后是灌肠,每周5天,持续8周。入组患者、治疗医生和其他研究人员均不知道分配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85例患者参加了试验,其中42例随机接受粪便微生物群移植,43例接受安慰剂。一名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患者和三名安慰剂的患者未接受研究治疗,从分析中排除。在接受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41例患者中,11例(27%)获得了主要结果,而40例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有3例(8%)获得主要结果(风险比3.6,95%CI 1.1-11.9; 0.021)。41名接受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的患者中有32名(78%)报告不良事件,40名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有33名(83%)报告不良事件;大多数是自限性胃肠道疾病。治疗组之间不良事件的数量或类型没有显着差异。在接受粪便微生物群移植中的两个患者和一个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微生物的多样性随着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增加并维持。几个细菌类群与临床结果相关;特别是存在梭杆菌属与缺乏缓解相关。
此项研究表明:强化剂量、多来源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可以诱导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缓解和内窥镜下的改善,并且与结果相关的微生物变化相关。因此,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希望的新选择。
【2】Inflamm Bowel Dis:FMT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有大作用?
粪便菌群移植(FMT)是使与菌群失调有关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UC);然而,治疗效果尚不明确。因此,有研究者近期研究了使用阿莫西林、磷霉素、甲硝唑的抗生素预治疗(AFM治疗)联合FMT与单独使用AFM的影响。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上。
研究者对受试者进行两周的AFM治疗,直到FMT前2天。选择患者配偶或亲属作为供体。供体粪便样本收集管理的一天,并在6小时内通过结肠镜转移到病人的结肠中。采用16S rRNA测序完成微生物分析。
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被纳入研究(联合治疗组,n=21;AFM单药治疗组,n=20)。36例患者完成此评估(联合治疗组,n=17;AFM单药治疗组,n=19)。
开始治疗后第4周时,与AFM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观察到更高的临床应答。2周的AFM治疗后,拟杆菌成分几乎已经消失。FMT 4周后的拟杆菌比例恢复在AFM单药治疗组未观察到。
AFM单药治疗组与持久抗菌相关的失调被FMT逆转。FMT4周后拟杆菌恢复率与内镜下严重程度相关。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FMT协同肠道抗菌有助于肠道拟杆菌组成的恢复,这与临床应答和UC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这种治疗方案可能对UC的管理是有用。
【3】Gastroenterology: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C监测,靶向活检还是随机活检
根据日本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对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监测,靶向活检比随机活检更有效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
为了确定比较UC患者靶向和随机活检的肿瘤检出率,研究人员评估了246例7年前开始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些患者在2008年10月到2010年12月在日本52家医学中心任意一家进行过结肠镜监测。
研究人员发现,两组患者每次结肠镜检查的肿瘤组织活检平均数目是相当的:靶向组0.211(24/114),随机组0.168(18/107)。组与组之间的比率为1.251(95% CI,0.679-2.306),下限值比预先设定的非劣效性临界值高0.65。靶向组的肿瘤检出率为9.3%,随机组为11.4%,具有有统计学可比性。与靶向组相比,随机组每次结肠镜检查所取的活检数较多(34.8vs.3.1,P<0.001),并有较长的总的检查时间(41.7min vs. 26.6min)。
研究人员写道:“肿瘤和炎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机组中随机活检样本中发现的所有肿瘤组织均来自有过炎症的黏膜。
研究人员还指出,靶向活检似乎比随机活检更符合成本效益。此外,他们写道,“即使没有任何炎症史或征象,当执行靶向活检时,建议随机直肠活检,”因为肿瘤常在这一部位发现。“另一方面,在进行随机活检时,可以省略从没有出现炎症或无炎症史的部位获取活检标本。”
【4】Clin Nutr:溃疡性结肠炎的身体成分变化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身体成分仍不清楚。这项研究评估了成年UC患者的身体成分,以及身体成分与疾病活动性和外科干预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包括99例UC患者,105例克罗恩氏病(CD)患者,以及60名对照组。通过腹部CT评估骨骼肌面积(SMA)、内脏脂肪面积(VFA)和皮下脂肪面积(SFA)(第三腰椎处)。调查了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UC患者身体组分的影响。
UC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更容易出现肌肉减少症(27.3% vs 8.3%),但是比CD患者(59.0%)的肌肉减少症比例少。UC患者中,高Mayo分数(≥6)与低Mayo分数(<6)者比较,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明显更高(33.8% vs. 4.5%, p < 0.001)、SMA (144.26 vs. 182.32 cm2, p < 0.001)和骨骼肌指数(SMI) (52.22 vs. 65.52 cm2/m2, p < 0.001)明显更低。不过SFA和VFA是相似的。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与身体成分的改变呈反相关。SMA和SMI与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明显相关。多变量分析表明,肌肉减少症(OR 8.49; 95% CI, 1.80-40.10; p = 0.007)是UC患者高Mayo分数的消极因素。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同时有UC,结肠切除术的可能性增高。
肌肉减少症与UC患者较高的疾病活动度和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内科和外科手术治疗对肌肉减少症和骨骼肌消耗患者有积极作用。
【5】Am J Gastroenterol: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溃疡性结肠炎进展风险吗?
口服避孕药(OC)的使用与炎性肠道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然而,OC对溃疡性结肠炎(UC)自然史的影响仍是未知的。
我们确定了6104例UC患者,诊断时年龄16-51岁。主要结果是首次UC相关的手术,次要结局是首次使用口服类固醇或抗肿瘤坏死因子处方药物。
超过31421人年的随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162例与UC相关的手术。当前和过去使用OC的女性患者与未使用者比较,与UC相关手术的风险显著相关(aHR=0.79; 95% CI, 0.52-1.18;aHR=0.74, 95% CI, 0.46-1.18)。这种联系与OC类型(单纯孕激素 vs. 结合雌激素和黄体酮)、使用持续时间、使用数量(所有P>0.28)等无关。同样,使用更长时间的OC或更多累积数量的OC,与接受类固醇处方风险的增加无关(P=0.68和0.63)。
仅限于斯德哥尔摩县中女性患者的探索性分析显示,目前使用OC与接受抗TNF治疗的风险增加相关(aHR=0.83, 95% CI, 0.59-1.18)。对这项大型的全国性注册UC患者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使用OC和UC进展之间不存在联系。
【6】Ann Surg: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切除术后回肠直肠吻合术的长期随访结果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在1960和2014年之间,进行IRA的UC患者。IRA失败定义为二次直肠切除术和或发生直肠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多因素分析。
总共有343名患者,来自13个法国中心。IRA后中位随访10.6年。术后10年和20年的IRA失败率为27.0% (95% CI, 22-32) and 40.0% (95% CI 33-47)。非IRA失败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6.8年。三分之二的二次直肠切除术是因为难治性直肠炎,20%是因为直肠腺瘤。
单因素分析确定了与IRA失败有关的因素:2005年后进行IRA,IRA时疾病持续时间更长,IRA前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在多变量分析中,结肠切除术前免疫抑制治疗(IS)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与IRA失败独立相关(HR=2.9, 95% CI 1.2-7.1)。相反,重症急性结肠炎行结肠切除术,可以减少IRA失败率(HR=0.6, 95% CI 0.4-0.97)。
UC患者的IRA失败率很高,尤其是难治性疾病行结肠切除术。不过,对于重症急性结肠炎或之前没有进行IS和抗TNF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结肠切除术后行IRA。
【7】Gastroenterology: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监测该用随机活检还是针对性活检?
随机活检被推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的结直肠癌的监测。然而,有针对性的活检可能是更有效的。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UC患者针对性的或随机活检的瘤样检出率进行了比较。
研究纳入了246名UC病程≥7年的患者,来自日本的52个机构(2008年10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随机组(除了有针对性的活组织切片检查外,每10厘米收集活检标本, n=122)或针对目标组(从可疑瘤位置收集活组织切片检查,n=124)。主要终点是单一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肿瘤性病变的数量。对组间肿瘤性病变平均数的比例和差异进行评估。我们还进行了组间非劣效性评估作为探索性的研究;肿瘤性病变平均数的比率非劣性的边缘值为0.65 (=0.13/0.20)。
每结肠镜检查发现含有肿瘤组织的活组织切片检查平均数在目标组和随机组分别为0.211 (24/114)和0.168 (18/107)(比例为 1.251; 95% CI = 0.679 to 2.306)。下限值高于非劣性边缘值0.65。目标组和随机组患者中分别有11.4%和9.3%的患者检出肿瘤(P=.617)。随机组的活检样本数量更多(34.8 vs 3.1 , P<.001),总检查时间更长(41.7 vs 26.6分钟, P<.001)。在随机组中,随机活检发现肿瘤组织的标本来自于既往或现在存在炎症的区域。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针对性和随机活检检测肿瘤的比例相似。然而,有针对性的活检似乎是一个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8】Am J Clin Nutr:维生素D缺乏可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较低是否与粘膜炎症的增加、上皮细胞连接蛋白的缺失有关,以及是否会增加胃黏膜炎性细胞因子。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共纳入230名UC受试者。使用Mayo内窥镜得分、总Mayo得分和组织学活性来评估血清25(OH)D的浓度。对比25(OH)D浓度较高和较低组患者结肠黏膜上维生素D受体(VDR)、E-钙黏着蛋白、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 1(ZO-1)、闭合蛋白、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浓度。
结果,血清25(OH)D的平均浓度为21.8ng/mL。根据浓度对患者进行分层,包括12.6% ≥30 ng/mL, 45.6% ≥20 to <30 ng/mL, 37.4% ≥10 - <20 ng/mL, 和 4.4% <10 ng/mL。血清25(OH)D的浓度与黏膜炎症、疾病活动性及组织活动性之间呈负相关。血清25(OH)D的浓度低于20 ng/mL与黏膜上VDR、E-钙黏着蛋白、ZO-1及闭合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浓度下降有关,而与TNF-α和IL-8转录表达的浓度增加有关。
总而言之,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25(OH)D的浓度与粘膜炎症和疾病活动性呈负相关。这些结果,加上发现25(OH)D的浓度与粘膜VDR、上皮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及促炎细胞因子之间呈负相关,表明维生素D缺乏或可通过破坏上皮屏障来促进UC的炎症。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