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新靶点,新希望:靶向白介素1α的MABp1或可改善结直肠癌治疗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2-10
导读

          结直肠癌在高收入国家中排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第二位,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重大疾病负担。治疗失败后肿瘤进展是结直肠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晚期患者,在选择治疗手段的同时应兼顾药物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直肠癌在高收入国家中排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第二位,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重大疾病负担。治疗失败后肿瘤进展是结直肠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晚期患者,在选择治疗手段的同时应兼顾药物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MABp1是一种靶向白介素1α的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白介素1α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炎症信号因子,由肿瘤细胞、浸润性白细胞或间质细胞过度表达,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代谢途径。

        基于白介素1α在肿瘤中的作用,或许针对这一靶点开发抗体药物在控制肿瘤和改善患者身体状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在前期的研究中,MABp1治疗多种晚期癌症显示出与患者总生存相关,并可使血小板达到正常水平、减少代谢率,降低系统性炎症。

        近期,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MABp1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并设定了一个新的主要终点以评估MABp1的效果。

主要研究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纳入的患者为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ECOG PS=1~2,系统性炎性反应,体重丢失,伴有导致预后差的其他相关疾病,对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耐药。

        将患者按2:1随机分配进MABp1治疗或安慰剂。MABp1 7.5mg/kg静脉给药,每两周一次共8周。

        主要终点是与基线相比,治疗8周后患者的瘦体重稳定/增加以及三种症状(疼痛、疲劳、厌食)中2种的稳定/改善。

主要结果

        2014年5月~2015年9月研究纳入共33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化后,MABp1组207例,安慰剂组102例。两组中,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分别有68例(33%)和19例(19%)。

        MABp1组和安慰剂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贫血(4% vs 5%)、碱性磷酸酶升高(4% vs 2%)、疲劳(3% vs 7%)、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3% vs 2%)。

        治疗8周后,MABp1组患者死亡17例(8%),安慰剂组死亡11例(11%),但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MABp1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明显差异(23% vs 32%)。

结论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临床中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的有利工具。MABp1可能会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信源:Tamas Hickish.et al. MABp1 as a novel antibody treatment for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Lancet Oncol. January 13, 2017.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