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由美国克罗恩病和肠炎基金会举办的炎症性肠病新进展大会(AIBD)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开幕,来自全球的60多位专家将在本次会议上带来炎症性肠病(IBD)治疗管理的最新进展。
2016年12月8日,由美国克罗恩病和肠炎基金会举办的炎症性肠病新进展大会(AIBD)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开幕,来自全球的60多位专家将在本次会议上带来炎症性肠病(IBD)治疗管理的最新进展。
“今年的AIBD提供了全面的更新,包括有关药物治疗新方法、新疗法临床实践、治疗监测、生物和生物仿制药的精彩讲座,以及病例讨论,”大会共同主席,美国胃肠病协会会员,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员,Stephen B. Hanauer博士说。“成人和儿科胃肠病学家、结直肠外科医生,和专业护士将进行演讲和互动。”
本次会议由ACG、AGA、LASPGHAN、NASPGHAN支持,将吸引2400多名与会者。与会者将有机会参加3天的学术会议、病例讨论、临床研讨会,及“专家论坛”系列展板论述。
根据本次会议上提出的报告,有1/4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在首次住院90天内再入院,危险因素包括抑郁、慢性疼痛和吸烟。
“识别IBD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是有意义的,” 北卡罗来那大学Edward Barnes博士说。“危险因素如吸烟、慢性疼痛、抑郁是可以调控的,这些可以在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早期干预的目标,由此或能降低再入院率。”
Barnes和他的同事使用美国全国住院数据库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他们确认了129103名住院治疗的IBD患者,其中62%为克罗恩病患者,38%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体而言,30019例患者(23%)在首次住院90天内再次入院。
可调控的风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OR=1.18;95%CI,1.13-1.23),慢性疼痛(OR=1.42;95%CI,1.35-1.49)和烟草使用(OR=1.08;95%CI,1.04-1.13)的同时存在时90天内再入院的可能性较高。
Barnes 说:“因而着眼于这些因素的早期识别和为有这些因素的IBD患者制定个性化出院方案,最终可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改善预后。”
识别再入院的附加风险因素也可能帮助减少IBD患者的再住院率,他和同事们还写道。
不可调控的风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首次住院时间长与再住院风险增加有关。
此外,Charleson评分在3分以上的患者,与低于该分数的患者相比,再住院风险增加(OR=1.3;95%CI,1.24-1.37)。
相反,最初住在非教学医院(OR=0.9;95%CI,0.87-0.93)或非城市医院(OR=0.8;95%CI,0.76-0.85)的患者再入院的可能性比最初住在城市教学医院的患者小。
最后,初次住院期间确诊小肠梗阻(OR=1.05;95%CI,1.01-1.1)或瘘管(OR=1.56;95%CI,1.46-1.7)的患者更可能在90天内再次入院。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