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RC监测,靶向活检还是随机活检

作者:佚名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6-12-08
导读

          根据日本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对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监测,靶向活检比随机活检更有效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

        根据日本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对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直肠癌监测,靶向活检随机活检更有效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

        “指南建议使用非靶向活检(随机活检)进行结肠镜检查监测,每10cm取四个活检标本或至少取 33个活检标本,”研究人员写道。“然而,随机活检已被确认是昂贵和费时的,只在内镜检查显示肿瘤可能性的情况下取活检的靶向活检是最近备受关注的一种替代方法。”

        为了确定比较UC患者靶向和随机活检的肿瘤检出率,研究人员评估了246例7年前开始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些患者在2008年10月到2010年12月在日本52家医学中心任意一家进行过结肠镜监测。

        他们随机分配122例患者作为“随机组”,除了靶向活检外,每10cm取4个随机活检,和124例患者作为“靶向组”,只在怀疑有肿瘤的部位取活检。最终,研究人员分析了靶向组114例患者,随机组107例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两组患者每次结肠镜检查的肿瘤组织活检平均数目是相当的:靶向组0.211(24/114),随机组0.168(18/107)。组与组之间的比率为1.251(95% CI,0.679-2.306),下限值比预先设定的非劣效性临界值高0.65。

        靶向组的肿瘤检出率为9.3%,随机组为11.4%,具有有统计学可比性。

        与靶向组相比,随机组每次结肠镜检查所取的活检数较多(34.8vs.3.1,P<0.001),并有较长的总的检查时间(41.7min vs. 26.6min)。

        研究人员写道:“肿瘤和炎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机组中随机活检样本中发现的所有肿瘤组织均来自有过炎症的黏膜。

        “关于每次结肠镜检查出的肿瘤平均数,靶向组不低于随机组。”研究人员总结说。“此外,两组之间每名患者的肿瘤的整体检测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研究中的检出率与以前报道的结果一致。”

        研究人员还指出,靶向活检似乎比随机活检更符合成本效益。此外,他们写道,“即使没有任何炎症史或征象,当执行靶向活检时,建议随机直肠活检,”因为肿瘤常在这一部位发现。“另一方面,在进行随机活检时,可以省略从没有出现炎症或无炎症史的部位获取活检标本。”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