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关注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病因及其处置对策

作者:郭晓钟 刘旭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日期:2016-11-25
导读

          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有多种,轻者是以胰腺的局部炎性反应为特征,重 者可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AP的病因对评估病情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较关注胆源性、饮酒等常见病因,但少见和特殊病因所诱发的病情发展对AP患者的危害并不亚于常见病因。

        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有多种,轻者是以胰腺的局部炎性反应为特征,重 者可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AP的病因对评估病情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较关注胆源性、饮酒等常见病因,但少见和特殊病因所诱发的病情发展对AP患者的危害并不亚于常见病因,易诱发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一、高脂血症已成为SAP的重要病因

        临床上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逐年增多,高脂血症本身除作为病因外,亦是加重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特点是具有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且TG>11.3mmol/L,或TG为5.65〜11.30mmol/L,血清可呈乳糜状,并且排除胆道结石、饮酒等其他病因导致的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L-AP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达1.3%〜12.3%;且可出现SAP,导致病死率增高。因此,应高度重视HL-AP。

        降脂是针对HL-AP临床处置的关键。除针对AP的常规治疗外,重点在于降低血脂水平,以TG降至5.65mmol/L以下为相对较安全。目前常用措施有药物治疗和血液净化。

        1.药物治疗:临床上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为亚麻酸衍生物和烟酸类药物。当患者合并有脂质代谢障碍时,多为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其血胆固醇增高,TG仅轻度增高,此时可应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ydroxyl methylglutaryl-Co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既可降胆固醇又可降低TG。此外,胰岛素和肝素可以刺激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其活性决定了血中TG的水平,从而加速乳糜微粒的,降解,因此也被用于降血脂治疗。

        2.血液净化:当上述方法不能降脂和缓解病情时,可选择血液净化,包括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能快速清除TG、乳糜微粒、炎性反应因子,阻断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使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重新达到平衡,有利于阻止胰腺炎性反应和坏死的进程,缓解SIRS,改善重要器官的功能并缩短病程,已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关于血液净化的治疗时机,多主张发病72h内即进行,且越早进行越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因为HL-AP早期即会出现多种炎性反应细胞因子升高。

        对于HL-AP患者,营养支持的选择在早期需慎重。发病72h内原则上应不使用脂肪乳剂,当临床症状缓解,且血TG<5.65mmol/L,而禁食时间又较长,单纯依靠输注高糖补充能量不足,且血糖水平难以控制时,可适当输注短、中链脂肪乳剂。否则应行肠内营养,其既能提供营养物质,缓解因限制脂肪乳剂的输入而导致机体能量不足的矛盾,又有益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效果肯定,建议尽早使用。

二、注意AP与胰腺癌的关系

        文献报道了关于AP患者胰腺癌发病率较高的证据。Chung等发现,AP患者后期发展为胰腺癌的概率是对照人群的9倍。此外,还有研究认为胰腺癌可以导致胰腺实质的急性炎性反应,出现AP甚至SAP的表现。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最初诊断为AP的患者可能最终被发现诊断为胰腺癌,而胰腺癌的患者亦会合并胰腺炎。两者仅“炎”与“癌”一字之差,却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为明确诊断,临床上应当关注:①年龄在50岁左右发生“无明显诱因”的AP。②AP的症状、体征减轻,而持续性血、尿淀粉酶升高。③难以解释的背部痛伴进行性消瘦。④AP反复发作伴有持续性胰腺肿大。⑤有CA19-9和(或)糖类抗原242、糖类抗原50、CEA检测值的增高;超声检查有胰腺肿大和胰头区局限性弱回声改变和(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CT扫描类似超声改变,但胰头区低密度改变更显著;胰腺炎治疗后复查,超声和CT表现为原肿大的胰体尾恢复正常,而有胰头区局限性低密度改变。⑥出现大量的血性腹水。⑦进行性加深的黄疸。⑧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表现为主胰管受压或中断,胆管和远侧胰管扩张。⑨出现上述现象不能用AP病程本身来解释时,必须行动态超声或CT、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检查,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性。临床看似简单的诊断,会影响后续的治疗和预后,具体情况完全不同。

三、免疫因素导致的AP诊断是关键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伴有胰腺纤维化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因IgG4检测不是常规诊断检查,而病理穿刺适用范围更为局限,临床上通常容易漏诊。AIP常规治疗的治疗效果不佳。根据病理分型将AIP分为2个亚型。I型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一般多见于老年患者,血清中IgG4显著升高,常合并胰腺以外组织器官受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II型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慢性胰腺炎,好发于年轻患者,病理表现以胰腺导管为中心,粒细胞上皮内浸润性病变,极少累及胰腺外其他器官。

        针对AIP的诊断标准,共识曾多次修改,国际胰腺学会整合各国最新AIP诊断标准,发布了AIP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指出对AIP的诊断应从影像学检查开始,如患者有典型的影像学征象,且有实验室检查或胰腺外受累证据,即可诊断为AIP。如影像学征象不典型,需除外胰腺癌,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证据做出诊断。如行诊断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必须先除外胰腺癌,疗程不长于2周;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或胰腺外病变明显好转者支持AIP的诊断。该共识对II型AIP的诊断依据与I型相比,包括除血清学以外其他4个方面,并同样对各种依据进行分级。对D型AIP的诊断强调组织学的支持。组织学1级证据需满足以下2项:导管壁有粒细胞浸润,伴或不伴有粒细胞性腺泡炎性反应;没有或罕见(0〜10个/高倍视野)IgG4阳性细胞。针对AIP的治疗,除常规AP治疗方法外,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如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无效(2〜4周仍不起效),首先应考虑是否诊断错误,若无误可改用或联用免疫调节剂,乃至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

四、关注药物因素引起的AP

        药物性胰腺炎(drug-induced pancreatitis,DIP)没有独特的临床表现,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少见的疾病。 研究显示,DIP约占全部AP病例的0.1%〜2.0%。对于那些病因不明的部分AP患者,应考虑到DIP的 可能性,并采取适当措施,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自从1955年有学者首次报道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可引起AP,至今已经发现80多种药物可引起或可能引起DIP。其中硫唑嘌呤、四环素、吠塞米、磺胺等均有详细的病例报告和研究记录,强烈支持其与AP相关。还有一些药物证据相对较少,被认为与AP可能相关。

        针对DIP的诊断,其特点首先是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期间出现腹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P;其次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可排除其他因素;停药或停药配合对症治疗可好转或痊愈;重复应用同样药物可再次诱发。针对DIP的治疗,应立即停止或更换致病药物,如需要治疗,其处理同其他原因的AP;应详细告知患者导致其AP的药物,以避免复发。

五、其他

        1.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pancreatitis,HP):是一种有80%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HP 在西方国家占AP病例的左右,在我国约占7%。目前,国际上最大的2项队列研究数据显示,HP通常是由PRSS1基因突变引起的,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针对HP的临床诊断仍较困难,以排除诊断为主,具有提示意义的标准为:至少2代家谱中,至少3人以上具有胰腺炎的阳性家族史;自幼开始发作胰腺炎;发病年龄较小,绝大多数在10岁左右;该病极易复发,间断发作,严重的胰腺出血坏死少见。针对HP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与其他原因的急慢性胰腺炎大致相同。

        2.沟槽状胰腺炎(groovepancreatitis,GP):是一种特殊的节段性胰腺炎,由于其发病部位特殊,且临床表现与胰头部肿瘤相似,诊断十分困难。GP的病变局限于胰腺背部、十二指肠降部,以及胆总管下段的解剖区域,即所谓的“沟槽状区域”。该区域内的瘢痕组织可压迫十二指肠、胆总管甚至胰腺背部实质,进而引发腹痛、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黄疸等临床症状。针对GP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更有协助诊断的价值。

        3.外伤性胰腺炎:是腹部外伤导致胰腺损伤引起的胰腺急性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外伤后,胰腺受挤压发生胰腺挫伤、撕裂甚至胰管破裂,使胰液外溢,被激活后具有强大的消化作用,加之局部血运障碍和感染,导致外伤性胰腺炎。针对外伤性胰腺炎的诊断,病史收集很重要。此外,如外伤导致的胰腺损伤轻微,且患者就诊较晚,血淀粉酶可能已经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但具有AP的常见临床症状,仍需结合尿淀粉酶和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辅助诊断。美国创伤金宝搏版本 会提出的胰腺损伤V级分级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对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临床诊治胰腺炎应充分了解病史,完善检查,重视特殊和少见病因。对高脂血症性、自身免疫 性、药物性所致的胰腺炎,应及时采取对因治疗措施;发现胰腺癌,应及时手术;对遗传、外伤、GP,应充分考虑,从而采取精准治疗。

        文献来源:中华消化杂志,2016;36(10):649-651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