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即使达到内镜和组织学愈合,也不一定达到症状完全缓解,尤其是大便频率(SF)。
“内镜愈合患者中活跃组织学炎症是否驱动症状的持续还没有被评估。”伊坎医学院Jean Frederic Colombel和同事们说。
“我们的工作强调,一种治疗方法要达到症状完全缓解是非常难的,即使在内镜和组织学愈合的情况下。”
EMBARK队列纳入103例未接受过干预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结肠镜检查,使用Mayo评分(MCS)对临床疾病活动进行了评估。直肠出血(RB),SF,和Mayo内镜评分(MCSe)均为Mayo评分的一部分。
“EMBARK患者中由MCS测量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较轻(中位数为4,平均数4.5±3.8),通过内镜检查60%(61/103)具有非活动性疾病。”研究者说。
然而,作者发现,分数和症状之间没有一个对应规律。“随着症状评分的升高,无内镜下活动的证据(MCSEe=0)的患者比例下降,但一部分没有内镜下活动的患者有更严重的症状。”作者解释。
具体来说,一小部分患者(5%)在无内镜下活动的情况下仍然有更严重的RB症状,18%的患者报告有SF严重症状。两种症状中每种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将两种症状结合在一起,根据MCSe评分0到1预测内镜下愈合,也有很大的差异。
内镜愈合下RB和SF比较(MCSe=0/1)
黏膜愈合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不同类别的黏膜愈合,发现MCSe得分为0或1的患者有1/4RB得分为1或更高,而同一类别中6%的患者RB得分为2或更高。“在同一患者组中,39%的患者SF评分≥1,25%报告SF评分≥2,”作者说。“MCSE=0的患者中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说。“大多数MCSE=0的患者组织学不活跃,组织学不活跃没有改变报告有症状的患者率。”
生物标志物分析
研究人员还评估了粪便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和其他已知的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水平,与那些达到黏膜愈合标准的患者相比,内镜评分2或3高的患者有显着较高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P<0.01)。
与那些得分表明黏膜愈合的患者相比,MCSe得分较高的患者也有较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P<0.01)。
正如预期的那样,只有一小部分(7%)没有证据表明内镜下疾病的患者报告RB,更多患者报告异常SF。作者总结道,症状评分与内窥镜评分一般相关性良好,但部分患者仍表现出持续性症状,而内镜下评分为0或1。
“鉴于症状的持续性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推动他们的基本机制,并最终努力制定解决粘膜愈合和缓解症状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他补充说。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