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1,2-二甲基肼(1,2-dimethy lhydrazine,DMH)是否可以诱导出小肠肿瘤,并与大肠进行比较.并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t)对DMH诱导肠道肿瘤的作用。研究指出,DMH也可诱导大鼠小肠肿瘤的发生,但发生率明显低于大肠肿瘤;NaBt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关于NaBt对DMH诱导的肠道肿瘤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4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1,2-二甲基肼(1,2-dimethy lhydrazine,DMH)是否可以诱导出小肠肿瘤,并与大肠进行比较.并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t)对DMH诱导肠道肿瘤的作用。研究指出,DMH也可诱导大鼠小肠肿瘤的发生,但发生率明显低于大肠肿瘤;NaBt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关于NaBt对DMH诱导的肠道肿瘤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4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
实验动物用SPF级♂Wistar大鼠,大小为8-9周龄,共分4组:DMH组、DMH+NaBt组、NaBt组、对照组.实验30-32wk之后过量麻醉使大鼠安乐死,取出小肠和大肠,观察肿瘤部位、数量、大小等;然后用10%甲醛固定,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部位组织学改变。
实验结束时DMH组大鼠死亡率60.00%(18/30),DMH+NaBt组死亡率48.00%(12/25).DMH组肠道肿瘤发生率66.67%(8/12),4只肿瘤单发,4只多发,荷瘤率1.33(16/12),小肠肿瘤4个,大肠肿瘤12个;DMH+NaBt组肠道肿瘤发生率84.62%(11/13),6只为单发肿瘤,5只多发,荷瘤率1.46(19/13),小肠肿瘤3个,大肠肿瘤16个.两组之间肿瘤发生率及荷瘤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无论是DMH组还是DMH+NaBt组,结肠肿瘤发生率都高于小肠肿瘤,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75.00%vs25.00%,P<0.05;84.21%vs15.79%,P<0.01).DMH组中肿瘤平均体积>0.05cm3个数占37.5%;DMH+NaBt组中肿瘤平均体积>0.05cm3个数占73.68%,两组肿瘤大小有统计学差异(37.50%vs73.68%,P<0.05).与DMH+NaBt组相比,DMH组浸润深度多局限于黏膜层内,有统计学差异(43.75%vs10.53%,P<0.05)。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