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表观弥散系数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小闪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3-25
导读

         近日,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晶等发文,旨在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定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 研究指出,ADC值对于量化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于2016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近日,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晶等发文,旨在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定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 研究指出,ADC值对于量化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于2016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临床肝胆病杂志》上。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3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S0组(n=24)、S1组(n=18)、S2组(n=10)、S3组(n=6)和S4组(n=5)。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得ADC值。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级(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89,P<0.001);5组间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904,P<0.001);S0组与S1、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5、3.0、0、0,P值均<0.05),S1组与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9.5、16.5、70.0, P值均<0.05); ADC值在定量评估有无肝纤维化(S≥1)和中重度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799,敏感性分别为100%、77.8%,特异度分别为89.7%、85.7%。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