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消化

1例反复出现黏液脓血便的中年男性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综合感染科、消化内科 丁雯瑾 桑玉尔 范建高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12-05
导读

患者,男,56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2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7月17日入我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呈糊状,排便次数最多时每日7~8次;无发热、寒颤、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黑朦。

1例反复出现黏液脓血便的中年男性1例反复出现黏液脓血便的中年男性

  病历摘要

  主诉 患者,男,56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2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7月17日入我院。

  现病史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呈糊状,排便次数最多时每日7~8次;无发热、寒颤、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黑朦。

  患者于5月11在外院接受肠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UC,直乙结肠型),病理检查示黏膜慢性炎症。经美沙拉嗪(3 g/d)治疗后,患者症状略有好转,期间仍有间歇性脓血便。

  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加重,排便次数再次增多(7~8次/日),稀便。7月3日血常规检查结果示:白细胞3.58×109/L,中性粒细胞38.9%,血红蛋白115 g/L,血小板191×109/L,C反应蛋白(CRP) 8 mg/L。7月12日便常规结果示:红细胞60~80/HP,白细胞2~4/HP。门诊拟诊患者为“UC”收入我院。

  既往史 40年前,患者曾患伤寒,经内科治疗后好转,2010年3月接受肛瘘手术。患者无肝炎史及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无血制品输注史,无血吸虫疫区及疫水接触史,无饮酒史。

  配偶患有肠癌。个人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

  入院查体和分析

  体检 患者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淤点或瘀斑,无肝掌及蜘蛛痣,皮肤、巩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分析 患者以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慢性病程,外院肠镜检查示UC,经美沙拉嗪治疗后症状曾略有好转。入我院前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血红蛋白水平偏低,CRP水平增高,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结合临床表现,考虑以下诊断。

  诊断一:UC,直乙结肠型,是否为活动期待确定,可能是慢性复发型。诊断二:肛瘘术后。

  诊治经过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3.4×109/L,中性粒细胞27.9%,单核细胞18.7%,淋巴细胞47.7%,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152×109/L; CRP<8 mg/L;血沉94 mm/h;免疫球蛋白(Ig):IgG 35.3 g/L,IgM 2.12 g/L,IgE 3290 IU/ml;补体:C3 0.47 g/L,C4 0.11 g/L;结核抗体阳性。

  肝功能 前白蛋白110 mg/L,白蛋白26.7 g/L,其他指标正常。

  便常规 大便黄色,糊状,隐血试验阴性。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肿瘤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自身免疫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均正常。

  入院第5天 患者体温升高。再次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不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患者接受病毒唑抗病毒后治疗后效果不佳。

  血常规复查结果 白细胞3.3×109/L,中性粒31.0%,单核细胞18.8%,淋巴细胞48.0%,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180×109/L;CRP<8 mg/L;T细胞亚群:CD3 62.2%,CD4 6.1%,CD8 51.2%,CD4/CD8 0.12。

  肝功能:前白蛋白142 mg/L,白蛋白29.9 g/L,余正常;肾功能、本周蛋白水平正常; 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5.5 mg/L和6.03 mg/L;血培养:无细菌生长;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EB病毒-IgG(+)、IgM(-),巨细胞病毒-IgG(+)、IgM(-)。

  2周后检查结果 白细胞2.8×109/L,中性粒39.2%,单核细胞15.9%,淋巴细胞42.3%,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187×109/L;CRP <8 mg/L; IgG 44.5 g/L,IgM 2.64 g/L,IgA 7.13 g/L,IgE 1680 IU/ml;轻链kap 10.4 g/L, 轻链lam 10.4 g/L; CD3 72.3%,CD4 5.2%,CD8 61.9%,CD4/CD8 0.08;M蛋白电泳、EB病毒DNA正常; 总淋巴细胞计数:CD3 77.4%,(绝对值470/mm3),CD4 7.1%(绝对值 43/mm3),CD8 65%(绝对值397/mm3),CD4/CD8 0.11,自然杀伤细胞20.5%(绝对值120/mm3), CD19 1.8%(绝对值11.0/mm3),CD20 1.5%(绝对值 9/mm3)(图3~4)。

  辅助检查

  肠镜检查 可能为直乙结肠型UC(稳定型,图1~2)。

  B超 后腹膜、双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右侧腹股沟最大者为22 mm×9 mm),右侧甲状腺小结,肝囊肿。

  胸片及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无明显异常,左上颌窦及筛窦炎。

  腹部CT(平扫+增强)+CT血管造影 肝囊肿,腹膜后多发斑块状软组织密度影,不除外淋巴结肿大。内耳道MRI显示左侧副鼻窦炎,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左侧咽隐窝略平,咽鼓管表面信号增强。

  鼻腔内镜 鼻炎、鼻咽部组织增生。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未见明显异常。

  听力测试 右耳正常,左耳Ⅰ、Ⅲ波分化不佳,Ⅴ波引出,潜伏期延长。

  骨髓活检 骨髓造血增生减少,全片无红系、巨系细胞,可见堆积血小板。

  病理学诊断

  2010-07-20 肠组织病理学诊断 升结肠慢性炎症,活动性。

  2010-08-06右腹股沟、右颈部淋巴结病理学诊断 反应性增生。

  治疗及转归

  患者入院后的肠镜检查提示直乙结肠型UC,结合其病史,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1.0 g,qid)抗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2粒, tid)修复肠道黏膜,酪酸梭菌活菌片(2片,tid)调节肠道菌群。

  此后,患者的黏液脓血便症状有所好转,但因出现皮疹而停用SASP。

  入院第5日,患者体温升高(最高达39.8度),无咳嗽、咳痰,无寒战、尿痛、尿频等。查体示患者口角、鼻唇沟处出现疱疹,全身淋巴结均可触及,边界清,无压痛。血培养、HIV抗体、胸片阴性。多次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考虑为病毒感染,遂给予病毒唑治疗(0.3 g,iv)。患者体温下降,但每日午后及傍晚仍有升高(<38.5度)。结核菌素试验、胸片检查等排除结核。

  病毒唑连续使用5日后未获明显疗效,停用;同时积极补充维生素,症状无明显好转。

  患者自诉近期头晕、耳鸣伴听力下降,内耳道MRI检查和听力测试后,请五官科医师会诊,认为患有双侧感音型耳聋,予以甲钴胺(1.0 mg,tid)口服。因患者持续发热伴全身淋巴结肿大,请血液科会诊后行骨穿和骨髓活检、M蛋白电泳、淋巴结活检等,排除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1个月后,患者突发四肢及躯体散在粟粒样斑丘疹,压之不褪色,无瘙痒,皮肤科会诊后考虑麻疹样红斑(病毒感染),给予氧化锌洗剂外用,3天后皮疹消退。

  住院期间,患者CD4水平明显下降而CD8水平明显上升,提示T细胞免疫低下。再查HIV抗体,结果呈阳性,送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查并证实。追问病史,患者为同性恋,于当日出院,赴公共卫生中心接受专业诊治。

  最终诊断

  艾滋病、男同性恋肠综合征。

  分析与讨论

  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逆转录病毒,主要破坏人体免疫力,可引起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HIV,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HIV感染机制

  HIV通常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种器官中,它可通过含有HIV的体液交换或器官移植传播。

  HIV可经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血液,攻击并破坏CD4+T细胞,使患者丧失正常的免疫功能,因此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外,HIV还是嗜神经细胞病毒,对神经细胞具有亲合力,可侵犯神经系统,破坏脑组织;或继发条件性感染而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HIV如同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当逆转录酶将HIV RNA作为模板而合成前病毒DNA,并将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时,HIV带有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变;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丧失免疫监视作用的情况下,更易发生细胞癌变。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HIV的潜伏期为2~10年,从HIV侵入人体开始,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四期。

  HIV感染早期(急性期) 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流感样或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如发热、关节痛、咽痛、腹泻、乏力,盗汗、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

  无症状感染期 虽无临床表现,但血中可检出HIV、HIV核心和包膜蛋白抗体,因此具有传染性,该阶段可持续2~10年。

  艾滋病前期 主要表现为全身各部位≥两处的淋巴结肿大,直径>10 mm,无压痛,活检呈反应性增生,部分患者的症状持续1年后可逐渐消散。

  艾滋病期 除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有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表现,甚至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病)和继发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

  该患者入院后持续发热、乏力,多次出现皮疹、口唇疱疹,曾认为是药物过敏反应,但持续几日后均可自行缓解。诊治过程中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右腹股沟、右颈部淋巴结活检提示反应性增生。虽然患者以“黏液脓血便”收入院,但疾病却呈全身性,包括鼻咽部组织增生、感音性耳聋,均提示可能存在另一种疾病。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减少;T细胞总数和CD4+T细胞减少,CD4/CD8<1.0;血清β微球蛋白水平升高,血清转氨酶或肾功能异常。

  诊断必须有病原体检测依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连续两次检出HIV抗体,同时可经蛋白印迹或固相放免沉淀等检测结果证实;ELISA法测血清p24抗原阳性,从血浆、脑脊液等分离出HIV;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IV-RNA、HIV-前病毒DNA阳性。

  但须强调的是,人体在感染HIV之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由于不同个体对HIV免疫反应不一,“窗口期”的长短也有差异。因此,对于近期曾有高危行为者,一次实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除HIV感染,应复查。

  临床诊断 根据高危因素、血清学指标、CD4/CD8比例倒置、流行病学史和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病史,考虑艾滋病可能。

  患者在外院被首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此次为确定诊断而入消化病房接受肠镜等检查。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后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面部疱疹和听力下降。实验室检查结果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CD4/CD8比例倒置;进一步淋巴结活检、骨穿及骨髓活检基本排除淋巴瘤。虽入院时检查血清HIV抗体为阴性,但笔者仍高度怀疑HIV感染,再次检查后证实诊断,而其同性恋的事实进一步印证了艾滋病的诊断。

  HIV感染者可有胃肠道病变,最常累及的部位是结肠,临床表现可有持续性或阶段性脓血便、发热、心率加快、衰弱、贫血、消瘦等症状。肠镜检查可见结肠多发性溃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类似于慢性非特异性UC的表现。从临床角度来讲,男同性恋者可有类似的临床病理表现,被称为男同性恋肠综合征。当血液CD4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时容易发生感染性腹泻和肠道病变。

  因此,各专业医务人员均要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详细追问病史,并反复进行HIV抗体检查,借以减少误诊。

  治疗方法

  HIV感染至今仍无有效疗法。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治疗并发症和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物分为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蛋白酶抑制剂(如利托那韦)等。若患者出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须加用螺旋霉素;如并发卡波西肉瘤,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联合化疗。

  对HIV感染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样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忧郁绝望者,应由专业人员给予心理和精神治疗。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