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预计 2030 年全球 PD 患者人数将达 900 万人,了解目前已有药物以及未来潜在治疗药物有助于 PD 患者的治疗。MDS 循证医学综述指出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临床有用”,包括吡贝地尔、普拉克索、普拉克索缓释剂、罗匹尼罗以及罗替戈汀。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预计 2030 年全球 PD 患者人数将达 900 万人,了解目前已有药物以及未来潜在治疗药物有助于 PD 患者的治疗。那么,对于不同的 PD 患者,初始治疗应该选择何种药物?近期 BMJ 杂志发表一篇综述,回顾了目前已有的初始治疗选择药物及尚在研究中的一些药物。
病理生理学和流行病学
PD 的患病率约为 0.3%,60 岁以上人群则增至 1%,PD 的发病率约为 8-18/10 万人年。通常 50 岁以后发病,发病高峰期在 60 岁以后,既往研究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PD 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细胞变性、多巴胺能缺陷。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神经元变性死亡的机制,以期开发神经保护性药物延缓或阻止变性过程,目前该领域已有多种药物处于研发过程中。另一方面,目前症状性治疗主要为多巴胺替代治疗以改善运动症状。而不管应用上述哪种治疗策略,PD 患者早期治疗必须包括患者教育、支持、指导用药及非药物干预等。
神经保护性药物治疗
尽管雷沙吉兰、普拉克索及罗匹尼罗等药物相关研究尚未提示明确的神经保护性治疗获益,但神经保护性药物研究仍在继续,且涉及诸多不同途径,比如减少氧化应激、改变凋亡途径、诱导神经营养因子产生、调节细胞信号传导等。
1、谷胱甘肽:已有研究显示氧化应激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因此谷胱甘肽作为抗氧化剂用于 PD 的研究。口服谷胱甘肽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目前已有研究尝试通过其他机制增加谷胱甘肽的作用。一项 I 期临床研究正在评估经鼻给药谷胱甘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另一项研究试图通过饮食补充的方式增加谷胱甘肽的浓度。
2、尼古丁:吸烟者 PD 发生率较低,研究显示尼古丁或可改变钙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免疫应答系统,从而减少或阻止神经元损伤。一项 RCT 研究正在评估 PD 患者接受尼古丁透皮贴剂治疗 52 周的疗效,其主要终点为治疗前后 UPDRS(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评分的改变。
3、吡格列酮:研究显示吡格列可减少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氧化应激,恢复线粒体功能。由于吡格列酮可抑制 MAO-B 活性,因此尚不清楚其具有真正的神经保护性作用还是只是反映了抑制 MAO-B 活性的效果。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