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2日,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2015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并在线发表于《CA:临床医生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我国特有筛查指南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癌症。
2015年1月12日,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2015年美国癌症筛查指南》,并在线发表于《CA:临床医生癌症杂志》(CA Cancer J Clin)。
本文主要对该指南中6个癌种的筛查建议进行整理,同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乔友林教授等专家结合我国指南对中美最新癌症筛查指南进行对比,共涉及10个癌种。
我国特有的筛查癌种
2003年12月,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明确提出“制定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计划并组织实施”。为促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在原卫生部疾控司领导下,中国癌症基金会(CFC)制订了我国9种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指南。
经广泛讨论和修订,CFC于2004年出版了《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2005 年出版发行《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试行)》]作为我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在《指南(试行)》基础上,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试行)》出版、2011年《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出版,均从临床技术规范入手,补充和完善《指南(试行)》。
我国特有筛查指南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癌症。
1.食管癌筛查
食管癌是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多年来基于高发现场研究经验,从临床技术研究入手,重点关注内镜筛查技术的准确性,为食管癌筛查提供了相关证据,初步形成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筛查方案。
但该方案定位在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开展,方案的人群防治效果尚缺乏以发病率、死亡率为终点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的验证和评价,人群随访数据在整理分析过程中。内镜筛查方案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实施,长期效果尚需观察。
2.胃癌筛查
胃癌筛查推荐使用两种方案,一是开展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初筛,阳性者进入胃镜检查;二是直接开展胃镜检查并根据筛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方案。
3.肝癌筛查
对于肝癌高发区的筛查,早期指南推荐的是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作为初筛。目前成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初筛阳性者的后续转诊检查手段,并根据不同结果对筛查对象进行分流。
4.鼻咽癌癌筛查
基于我国鼻咽癌高发现场的研究,鼻咽癌筛查2005年至今一直采用基本信息调查、头颈部检查与抗EB病毒抗体检测联合筛查高危人群的方案。
近年我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进展迅速,基于不同肿瘤高发现场研究形成的癌症筛查方案不断完善,及时地发现大量的早期癌症患者。但不同肿瘤的筛查方案在筛查对象界定、起始年龄、筛查间隔、阳性病例分流随访原则及远期干预等方面,与ACS推荐方案仍有差距,亟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验证和评价,以便最终确定适合我国人群的癌症筛查技术方案。
中美均建议筛查的癌种
1.乳腺癌筛查
与美国癌症学会(ACS)的乳腺癌筛查指南不同,由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早于美国,我国建议乳腺X线摄片(钼靶)筛查起始年龄较美国早5年;由于经济水平和乳腺密度的差异等因素,经济简便、无放射性的乳腺超声成为我国乳腺癌筛查指南推荐的重要初筛方法。
我国2009 年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项目》,初筛采用临床乳腺检查,自2012 年改为临床乳腺检查+超声作为初筛方法,乳腺X线摄片作为初筛阳性者的转诊手段。乳腺临床检查和超声筛查的阳性率与临床操作规范性、操作人员技巧和经验等相关,而基层医疗机构中缺乏合格的乳腺外科和超声专业技术人员。截止目前,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的筛查方案评价结果尚未报道。
探索基于我国人群循证证据的低成本初筛技术是未来乳腺癌防治重要方向。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