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8岁, 独居。2004年8月,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手术,术后行放化疗,病情得到控制,身体恢复良好。骨扫描检查提示“多发性骨转移癌”,接受宁养服务。
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大约3/5新诊断的肿瘤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肿瘤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因此,老年肿瘤研究成为全球医学界及社会关注的问题。
典型病例
患者女,68岁, 独居。2004年8月,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手术,术后行放化疗,病情得到控制,身体恢复良好。
2009年3月,骨扫描检查提示“多发性骨转移癌”,未行抗肿瘤治疗,对症治疗效果欠佳。
2009年6月,开始接受宁养服务。首次接诊探访,患者呈慢性病容,半坐卧位。
疼痛评估显示,左胸处24小时持续刀割样疼痛数值评定量表(NRS)评分为8分,腰背部24小时困痛NRS评分为5分。下地活动时疼痛明显,惧怕活动卧床不起。
针对患者的问题,制定宁养服务计划,进行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和护理,缓解患者身体的痛苦。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缓,并建立一对一的义工服务模式。义工每周都去患者家中与其交流,还帮助患者做一些家务,使患者真正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患者生活状态积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渐恢复。
至2010年10月,患者能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目前,患者生活自理。
老年肿瘤患者的综合管理与评估
老年肿瘤患者有许多不同于年轻患者的特点。一方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药物清除率亦相应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更易在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心肌储备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神经元数量减少,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更加明显;肝脏代谢及解毒功能下降,增加治疗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年肿瘤患者的肿瘤侵袭性较低,肿瘤进展相对缓慢,为合理治疗提供了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有了新思考,如患者是否能够带瘤生存?患者可以承受什么样的治疗?这些治疗是否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远期后果是什么?患者居住的社区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目前,对老年肿瘤者进行综合管理的概念已经开始被普遍接受(右图)。
并存疾病、体能状态、心理特点及社会因素等均会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病程和预后产生影响,因此每位老年肿瘤患者都应接受综合评估,以便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延长老年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使用的综合老年评估(CGA)量表包括功能、合并症、社会经济状况、老年综合征、营养状况和复合用药情况等六方面内容。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国外研制、翻译过来的评估量表,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所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肿瘤患者综合状况评估工具是我国老年肿瘤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护理指导程序,涵盖了所有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临终关怀对象一般是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患者,肿瘤患者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
晚期肿瘤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躯体、心理和精神常承受巨大压力,临终关怀作为一种较为适宜的医疗方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推崇。其服务宗旨是,在生命行将结束时,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关怀和照顾。
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原则包括:① 以舒缓为主的原则。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本着舒缓疗护原则,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主,而以对患者的全面照顾为主,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与价值。② 全方位照顾原则。主要包括对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全面照顾与关心,为患者家属提供全天服务。③ 人道主义原则。对临终患者提供更多的爱心、同情与理解,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与尊严,其中包括尊重他们选择安乐生存的权利,也包括他们选择死亡时安乐状态的权利。
临终关怀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较早,20世纪80年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起步,并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也陆续建立起一些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机构,但这远不能满足我国的实际需要。未来需要逐步扩大和提升临终关怀机构建设规模和水准,探索和完善切合实际的临终关怀模式,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从业队伍,大力普及和宣传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临终关怀的人文护理水平。
死亡教育
与临终关怀相伴而生的死亡教育也日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死亡,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
在西方国家,死亡教育往往通过一些宗教文化来实施。我国宗教信仰普遍缺乏,传统文化也往往回避对死亡的讨论和分析,民族特征和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的死亡教育应该充分结合本土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可被挖掘用于死亡教育,例如道家的“视死如归”等表达的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死亡的理性面对。另外,中国人往往重视亲情,可在死亡教育中通过强调血缘关系的传承,即强调临终者的生命其实并没有随着个体生命的结束而终止,而是在后代生命上得以延续,则临终者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或可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减轻。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