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和高虹教授团队应邀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科学趋势》(《Bioscience Trends》)在线发表综述。
本网讯 (驻地记者 孙国根) 日前,复旦大学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和高虹教授团队应邀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科学趋势》(《Bioscience Trends》)在线发表综述,作者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从年龄增长,到老年群体免疫功能下降,到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的加剧产生,阐述了老年综合征与慢性炎症的关系、衰弱评估管理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老年衰弱将对医疗系统产生巨大的挑战,而对衰弱的评估管理正是应对这种挑战的重要途径。该文为未来老年衰弱的研究、临床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卢洪洲认为,预计至2050年,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老年人将达到16%,老年相关疾病将随着大幅增加,多病共存、功能损伤、认知障碍、营养不良等老年综合征是关注的重点,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慢性非感染性低度炎症相关,艾滋病患者的早老也受此因素影响。此类慢性低度炎症与我们常见的急性感染不同,其主要表现为炎症因子的持续性异常升高。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白介素-6、C-反应蛋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两类细胞炎症因子。其余潜在的重要炎症因子需要更多研究以更好理解其病理机制。
该文认为衰弱是由多种疾病或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也是老年综合征的重要特点,可由老年综合征的炎症因素介导。衰弱在老年人群中较为突出,与跌倒、住院、死亡等老年人易发症状密切相关。过去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老年综合征的共同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和行动能力受损。然而,脆弱性的定义尚未完全标准化,不同的研究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和评估。目前临床上衰弱的判定标准为: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疲劳、虚弱、缓慢的步行速度、以及低体力活动水平(符合以上中三项即可进行临床诊断)。目前,临床上针对衰弱的诊断体系较多,但主流手段都包涵筛查,评估,管理三个阶段。
对衰弱的传统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以及营养支持,已经有各种模型和量表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该文指出,在传统方式之外,智慧老年康复训练系统将是未来衰弱管理的热点。这些智能训练系统应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上的突破,让患者身临其境感受康复环境。并且,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包括骑行和躲避障碍。这种人机结合的治疗方式可在各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在康复中心、医院、家庭中均可实现。
智慧化健康管理”示意图
据悉,干细胞治疗也是值得关注和发展的一大治疗方案。作为代表,间充质细胞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并促进组织修复。目前已有实验证明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方案具有安全性以及足够的免疫耐受性,其受试者炎症因子指标下降显著,且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文章呼吁临床研究者妥善运用并坚定发展此类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全面的临床、研究和公共卫生策略。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