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

速看!年轻时,多做这些事可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作者:佚名 来源:华医网 日期:2020-01-11
导读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关键字:  年轻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体弱或增老年痴呆风险

        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即便大脑几乎没有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痴呆症)相关变化,日后还是容易罹患痴呆症。相关论文刊载于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神经学》期刊。

        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新闻网站“尤里卡警报”报道,这项研究涉及456名年满59岁的中老年人。1997年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都没有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人员每年让研究对象参与神经心理测验和健康状况评估,用心脏问题、骨质疏松、活动能力等41个指标评估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研究对象去世后,研究人员检测他们大脑斑块与缠结以确定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大脑变化。

        结果显示,8%的研究对象虽然出现诸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大脑变化,但并没有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症状;11%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其实并未出现多少相关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计入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相关因素后,体弱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大脑变化独立作用于痴呆症症状,且体弱显著关联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大脑变化。

        研究牵头人肯尼思·罗克伍德说:“体弱减少一个人的生理储备,可能引发痴呆症临床表现;如果一个人身体并不虚弱,可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这意味着,一个‘虚弱的大脑’可能更容易出现痴呆症等神经系统问题,因为它难以承受病理负担。”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朝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正确方向迈进一大步,显示痴呆症症状有多个触发因素。

        年少时沉稳,老了不痴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孩提时代的种种表现不仅预示成人后的行为品性,也有助预测老后健康水平。年少时性格沉稳的人,日后较少罹患老年痴呆症。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本杰明·查普曼博士及其团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对1200多所中学的8.2万名高中生展开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对平均16岁的参试者进行了冷静、活力、组织力、自信、成熟、责任、领导力、冲动、社交欲望、社会敏感性、艺术和智力修养等特征评估,并对所有参试者的病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到2011~2013年,参试者逐渐步入70岁,其中超过2500人被确诊为痴呆症。将参试者青少年时期性格特征与老年期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显示,青少年时期沉稳(无焦虑感、不神经质)和成熟(有责任心、认真可靠)的参试者,日后患老年痴呆症风险降低约10%;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且充满活力的参试者,老年痴呆症风险也降低了约7%。

        No.1

        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

        No.2

        降低患病风险

        中年肥胖、高血压、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更应当控制体重,矫正听力,保持正常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No.3

        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主要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等等。

        No.4

        及时就医

        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家人应当及时陪同其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记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