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

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缺乏,应届生实习期未满就转行

作者:工人日报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17-03-27
导读

         3月22日,民政部、老龄办等6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将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到今年底,一半以上养老院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3月22日,民政部、老龄办等6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将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到今年底,一半以上养老院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专业服务需要专业人才。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提交《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引发各界关注。这份聚焦养老服务人才的议案,将解决当前养老产业人才紧缺问题提升至国家层面。

  

几乎同时有报道称,今年北京养老专业毕业人数不足200人,人才供需失衡严重。北京并非个案,当下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与老龄化加剧下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

  

“实习期还没满就转行了”

  

80岁的闫荣祥家住北京朝阳绿色家园社区,最近每天都要到社区老友所乐养老驿站转转。他说这里活动很丰富,不仅能享受专业的医疗体检,还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学会了操作智能手机。“这里有家的温暖”。

  

老友所乐养老驿站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与北京乐老之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乐老之家公司总经理董鸿乐是驿站负责人,之前在专业养老院做高管,对养老服务人才的理解更为深刻。他对《工人日报》记者坦言,目前缺居家护理员、老年社工和管理人才,尤其3年以上经验的高级护理人才和5年以上经验的管理人才。因社区居家养老适合连锁化经营,亟须懂机构连锁经营人才。

  

专业人才缺乏也困扰着北京广外老年公寓院长康延玲。她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养老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专科毕业人才太少,很难满足需求。目前最缺的仍是专业护理员。这家北京西城区最大的养老院,目前入住老人170余人,其中护理员35人。按国际1:3照护比例,护工差至少20人。

  

北京雅达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覆盖养老行业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公司副总裁韩葵接受《工人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需要对行业有深入了解、具有前瞻性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据统计,我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2016年第4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达4000万,按国际照护比,养老护理人员缺口1000多万人。

  

与此同时,专业性不足问题凸显。资深养老专家、北京弘昆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筠尧表示,目前养老市场专业人才短缺集中在三个层面:管理人才,专业医护人才和专业培训人才,以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护理人才缺乏最显著。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近30万护理员中,仅4万多人持职业资格证。41~50岁中年护理人员是民办养老机构主力,其中多为农村户籍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30岁左右青年人群占比很少。

  

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也困扰着养老行业。

  

上述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稳定性很差。康延玲说:“应届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很多人难以适应养老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且缺乏社会认可的现实,实习期还没满就转行了。”

 

 

护理员收入待遇偏低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反映,养老市场人才结构失衡与公共教育体系滞后及培养基础薄弱直接相关。此外,工作人员尤其一线护理员普遍薪酬较低、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且社会认同感差。机构内部针对不同人才的梯度划分、培训晋升机制和激励管理制度几乎是空白。

  

人才缺乏首要原因是专业院校培养学生偏少。董鸿乐表示,当前养老和护理方面专业不多,每年各院校毕业学生有限,很早就被业内大机构预定,多数养老机构招不到优秀毕业生。

  

教育部2016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专业名单中,有29所本科院校新增养老相关专业,含护理学、康复治疗等。目前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高职院校有30余所,中职院校约25所,总计每年招生2500人左右。这与上千万人养老护理员缺口相比是“杯水车薪”。

  

更值得关注的是,多数养老专业毕业生选择其他行业就业。北京雅达养老产业公司相关统计显示,近年高校(含职业类院校)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中仅10%到养老机构工作。韩葵直言,“养老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各院校通病。”

  

而整体收入过低也是养老服务人才流失的关键。

  

邱筠尧以北京为例介绍,医院护士会获得丰富临床经验和学习机会,职称可挂靠医院。编制内月收入一般七八千元以上,编制外约5000元。养老机构护理员待遇明显偏低,包吃住后,一般月工资为3000至4000元。工作量大且时间长,临床经验少且责任重。

  

“这与当前产业尚处起步阶段有关”,董鸿乐称,行业利润水平较低,缺乏吸引高端人才的薪资。人才培养也积淀不够,缺乏实战型专业养老人才培训机构。

  

此外,养老人才紧缺原因还在于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且缺乏认同感。

  

康延玲认为,养老护理员属高危和高压工作,不仅承担老人日常安全照护,更要承受老人和家属的双重精神压力。工作受歧视,社会认可度过低。因老人大多年事已高,常有情绪化行为,比如打骂护理员或做出危险动作,导致护理难度很大。一些家属对护理人员存在明显歧视,指责谩骂护理人员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无形中加重护理员身心压力,导致不少人转行。

  

职业发展和上升通道受阻也是人才流失推手。

  

“许多人有初级护理员证7年都得不到晋升”,邱筠尧对此感触很深。广东省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董克义指出,“养老护理行业中尚未形成成熟的上升阶梯”。

  

如何实现600万人才的目标

  

民政部印发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及,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达600万人目标。

  

业内人士建议从政策设计和观念倡导等多层面入手,在人才培养、待遇保障以及地位提升等方面对养老服务人才尤其一线护理员做出制度性保障和认同感营造。

  

康延玲表示,养老护理人员在护理老人期间不仅承受心理压力,还易导致腰肌劳损及肌肉拉伤等,体力和精神付出不亚于其他特殊工种;建议将其纳入特殊工种,享受特殊工种待遇。

  

董鸿乐提出从三方面统筹规划培育养老人才,一是提升社会地位和认知度;二是提升薪资水平和激励机制,吸引更高级人才进入;三是引入专业且高水平培训机构或人力输出机构。

  

邱筠尧认为,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并建立完善其晋升渠道,比如在养老机构同步建立医生护士职称晋升机制,将养老院临床经验纳入护士考级范围等。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