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公布于AHA年会的After Eighty研究发现,≥80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可能获益于积极的介入治疗和检查。
2015年3月,公布于AHA年会的After Eighty研究发现,≥80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可能获益于积极的介入治疗和检查。研究者对After Eighty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表示,早期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为高龄(≥80岁)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或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带来明显获益,而且不会增加出血并发症风险。
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作者Bjorn Bendz表示,鉴于介入治疗为高龄NSTEMI/UA患者带来的获益,医生不必再因为患者年龄过高而放弃介入治疗。他还表示,虽然介入治疗能够为80岁组受试者带来明显的相对获益,但该获益在90岁组患者中逐渐减弱。该分析结果于2016年1月12日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Peter Psaltis与Stephen J Nicholls在社论中表示,After Eighty研究为指南推荐(高龄NSTEMI/UA患者进行常规介入治疗)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他们认为这些结果强调了现代最佳管理策略的部分优势,同时也提醒我们对高龄患者的治疗决策需要“量体裁衣”,全面的考虑患者预期寿命、合并症、出血风险、认知及功能状态与患者意愿。
After Eighty研究者随机对457例≥80岁的NSTEMI/UA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通过早期冠脉造影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CI、CABG或药物治疗)或单纯最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n=229,平均年龄84.7岁)与保守治疗组(n=228,平均年龄84.9岁)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进行双抗治疗。在介入治组中,47%患者接受PCI治疗,3%接受CABG治疗。受试者在入院时未曾接受过PCI治疗,因此入院后没有接受为期3天的血管造影检查。
平均随访1.53年,介入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各有40.6%与61.4%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梗、需紧急血运重建、卒中或死亡,即介入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降低50%以上(P=0.0001)。介入组获益以心梗事件及紧急血运重建需求减少为主。
介入治疗组发生4例(2%)大出血、23例(10%)轻微出血,保守治疗组发生4例(2%)大出血及16例(7%)轻微出血。介入治疗的有效性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渐被“稀释”,90岁以上患者几乎无获益。
Bendz表示,80岁患者的预期寿命约为9年,这一群体仍可以从介入治疗获益。社论作者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认为≥80岁的NSTEMI或UA患者可以接受介入治疗,医生无需过度担心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通过采用桡动脉通路、避免使用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及谨慎的筛选,应该能够将出血发生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编译自:Early Invasive ACS Strategy Best in 'After 80' Very Elderly. Medscape. February 02, 2016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