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美国呼吸治杂志(Respiratory Care)中文导读2015年1月版由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王胜昱医师翻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修稿,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朱家成教授审稿。
通过心电监护的心率评分筛查心衰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日本福岛Takeshi Shimizu等。
目的:探究通过心电监护的心率评分筛查心衰合并睡眠呼吸障碍(SDB)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102名心衰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有睡眠呼吸障碍监测功能的心电监护仪,测定呼吸紊乱指数(RDI)和心率的周期性变化(CVHRS)。
结果:25名患者有重度SDB,77名患者未出现或出现轻到中度SDB。CVHRS和RDI显著相关。曲线下面积(AUC)是0.83,灵敏度82%,特异度77%。
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确定心率的周期性变化是筛选心衰合并严重睡眠呼吸障碍病人的指标。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72.short
肺减容术前后的通气效率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Hilary F Armstrong等。
目的:COPD患者行肺减容术可改善二氧化碳清除和分钟通气量(V̇E)。V̇E/V̇CO2用来评估二氧化碳清除效率。
方法:来自国家肺气肿治疗试验的55名肺减容术患者和25名对照组(单一药物治疗)患者纳入研究。V̇E/V̇CO2通过心肺运动训练测试计算,比较开始和6月后的结果。
结果:在第6个月肺减容术组V̇O2峰值,工作负荷,V̇E,V̇CO2,潮气容积显著升高,最大、最低V̇E/V̇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上述变化在运动能力改善的肺减容术患者中更为明显。对照组并未出现上述变化。
结论:肺减容术组中肺功能改善最大的患者V̇O2峰值峰值等指标变化最大,这表明通气改善与功能转归的改善具有相关性。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63.short
心脏术后困难脱机患者的预后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意大利Guido Vagheggini等。
目的:探究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瓣膜术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收住我科ICU心脏术后患者的资料。分为单一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
结果:584名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35名患者是心脏术后,其中单一手术组19名,联合手术组16名。联合手术组并发症更多,严重度更差。联合手术组脱机率更低,院内死亡率更高。单一手术组6个月生存率是73.7%,联合手术组是37.5%。调整疾病严重度和并发症后,两组之间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别。单一手术组出院时的健康状况好于联合手术组(P=0.35)。
结论:行联合心脏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手术)后长期行机械通气病人预后比单纯手术后需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差。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56.abstract
婴幼儿心脏手术前行气管切开术是否导致生存率下降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美国密西根Elizabeth Rosner和Christopher W Mastropietro。
目的:探究心脏手术患儿气切后出院的死亡风险。
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07年至2011年儿科ICU行气切2岁以下的儿童,随访至2013年12月。气切后生存1年是主要结局。多元考克斯(COX)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42名研究者达到纳入标准,其中18名患儿之前行心脏手术。26名患儿(62%)气切后存活1年。气切时年龄、先天性异常和呼吸机依赖在存活者和死亡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多元考克斯回归分析发现心脏手术前气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婴幼儿在心脏手术前行气管切开会导致生存率下降。临床医生和患儿家属应加强重视心脏术后气管切开的长期护理。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47.full
比较3种雾化器的雾化效率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瑞士Anne-Laure Sidler-Moix等。
目的:体外模型比较3种不同类型4种品牌雾化器在输送雾化沙丁胺醇时的效率。
方法:测量4种品牌雾化器雾化时所需时间、温度和药物溶液的渗透压。通过液相色谱分析仪探究沙丁胺醇的投递效率。通过激光颗粒测量仪分析雾化颗粒的大小。
结果:超声雾化作用时间最快,喷射式雾化最慢。喷射式雾化和振动筛孔雾化在雾化时溶液温度下降,但超声雾化时增加。振动筛孔雾化在雾化时溶液的渗透压是稳定的,但喷射式和超声雾化却增加,提示溶剂蒸发。振动筛孔雾化和超声雾化的药物输送较喷射式雾化高出1.6倍和2.3倍。超声雾化的颗粒大小显著增加。
结论:振动筛孔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较传统喷射式雾化器药物输送效率高。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38.short
在医院呼吸照护中心开放式吸痰时空气质量的监测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台湾长庚科技大学Fen-Fang Chung等。
目的:评估医院呼吸照护中心开放式吸痰时空气质量。
方法:监测医院呼吸照护中心1年的空气质量,包括温度、相对湿度、CO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颗粒物(PM)、细菌和真菌。在进行开放式吸痰时监测患者头部空气质量是否对医护人员产生影响。
结果:室内空气污染物水平(CO2、PM、细菌、真菌)低于台湾环保局规定的最低标准。VOC水平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8月份。主要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主要霉菌是酵母菌和曲霉菌。另外在吸痰时空气中PM2.5和菌落水平会显著升高。这会导致医护人员致病的风险增加。
结论:对机械通气病人行开放式吸痰时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和细菌含量较高。这表明,在使用开放式吸痰法吸痰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或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30.abstract
气管插管生物被膜形成的特征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法国巴黎Pierre-Eric Danin等。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生物被膜形成的特征。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单中心的研究。拔管后用声学反射方法测量插管的容积。利用原子力学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测量拔管前气管插管的内部容积和拔管后导管内的生物膜,并进行细菌分析。
结果:24名患者纳入研究。插管时间是2天至79天。生物被膜导致插管容积平均损失7.1%,与插管时间长短无关。原子力学显微镜显示6名患者插管内管完全被生物被膜覆盖,甚至盐水冲洗后仍然存在。厚度0.8到5(um)。生物被膜培养后主要致病菌与气道分泌物培养菌一致。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5例患者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经治疗后好转,但是生物被膜培养中仍有致病菌。
结论:插管后气管插管会迅速形成一层生物膜,即使经过轻柔冲洗,仍有一部分生物膜黏附在气管导管的管腔内,而且存在潜在的致病菌。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21.short
平台压对脓毒败血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台湾阳明大学 Chan等。
目的:指南推荐脓毒败血症患者机械通气时平台压应低于30cmH2O。探究入住ICU 24小时内平台压是否可以预测死亡率,较低的平台压是否会降低死亡率。
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患者的入选标准是脓毒败血症合并呼吸衰竭。
结果:220名患者纳入研究,118名男性,32名女性,平均年龄76岁,APCHE评分25±6.5。肺炎是脓毒败血症的主要原因(85.5%)。住院死亡率是39.1%。死亡患者中平台压显著升高。高平台压与高死亡率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入院24小时时平台压大于25cmH2O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低平台压和低死亡率有相关性。 Kallet提醒我们降低潮气量会使平台压降低,并且要注意胸廓力学对平台压的潜在影响。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12.full
无创呼吸机在普通病房中的使用效果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意大利Olivieri等。
目的:评估无创通气在普通病房的使用效果。
方法:研究急性呼吸衰竭但未达到入住监护室标准的患者。之前48小时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排除。评估无创通气时间,漏气程度,低氧饱和度时间,并比较白天和夜晚的差别。
结果:纳入42名患者,其中25名至少接受无创通气48小时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20名患者成功脱机。无创通气2小时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显著改善。研究期间64.5%时间用于无创通气。白天无创通气时间55.8%,夜间是79.3%。
结论:在普通病房中使用无创呼吸机是安全可行的。
Baumann强调,为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必需重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关
于无创呼吸机的管理我们需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区域因素可能会影响呼吸机
的使用。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6.short
冷冻止痛法减少动脉穿刺疼痛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来源:美国呼吸治疗杂志(Respiratory Care)
作者:美国新罕布什尔州Jeffrey M Haynes。
目的:探究冷冻止痛法(冰袋)是否能减少动脉穿刺疼痛。
方法:这是一项分层随机对照实验。干预组在动脉穿刺前给予腕部冷敷3分钟。对照组不用冰袋冷敷。通过视觉评估量表评估穿刺引起的疼痛感。
结果:冷敷组患者疼痛感明显较对照组下降。分层分析仍提示冷敷组患者疼痛感下降。两组之间第一次穿刺成功率并无差别。
结论:动脉穿刺前给予冰袋降温患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疼痛耐受性,而且这种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如 McSwain 和 Yeager在他们的社论中所言,本文为冷冻止痛法应用于动脉穿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链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60/1/1.full
评论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486号
京卫网审[2013]第0193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