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就在你我身边 |
导语:由本报记者采写、百位临床医师口述、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死亡如此多情》一书出版后,不足10天便被广大读者抢购一空,出版社由此不得不连续加印,可见人们对临终事件的关注。该书采用叙事医学的手段,展示了病人与家人间的亲情,与朋友间的友情,与医生间的情感,其强大的叙事能力令人动容。 [详细] |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没有人能绕开它,只是有的人恐惧死亡,常常回避这个话题。包括我自己,在前些年,我也不愿意想这个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连看到一些我的老师、老朋友们相继告别人生,促使我开始思考关于死亡的事情,也配合读了一些有关的书籍,自己慢慢地想得比较深入了,想透了,对死亡也就释然了,再想到死,就觉得心里很宁静,我觉得,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详细] |
这是一本沉重、温暖、光明之书 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 苏小卫 拿到《死亡如此多情》这本书,开始时想尽快读完,却发现从来没有这么艰难地读过一本书。我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放不下,每天都把它背在包里,这真是一本沉重之书。它用非常平静、朴素、真实的文字描述着人类最残酷的时刻,书中写到了病人的眼神,还有家属的崩溃,很多东西我都亲身经历过,这确实是太沉痛了。 [详细] |
叙事医学打开了机会的窗户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凌锋 像韩(启德)主席刚才说的,医生把病人当做一个产品,病人也把自己当做产品,我掏钱到你这儿来,你就得修理好,你要治不好就是你的过错。这样造成了医患矛盾。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受思想认识论中工具理性的影响。工具理性让灵与肉分离,让我们只注重技术而忽略了灵本身的内涵,那就缺乏了温暖。 [详细]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罗点点 刚开始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觉得完全无法实践,直到我碰到了医学论坛报的张威社长,以及医学论坛报的年轻记者和编辑们,我才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可能会实现。然后,我们就开始组稿和编辑。我的朋友洪晃给我介绍了中信出版社的主编和责任编辑,我们这本书这才慢慢成形。有了韩(启德)校长和在座的各位专家们的支持,我们这本书才有头有尾,戴上了漂亮的帽子,穿上了漂亮的鞋子,今天这本书放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详细] |
希望中国叙事医学的书也能拿到茅盾文学奖 中信出版社副总编 李英洪 我们之前出版的第一本叙事医学的书叫《众病之王:癌症传》。书的作者是一位美国临床医生,他花了6年时间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结合他自己及同事的临床医学经验,把癌症的整个历史写了出来。我为什么要说这本书呢?这本书在出版后,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图书奖,还获得了《纽约时报》的年度图书奖。而中国关于叙事医学的书目前还很少,叙事医学,以及这类图书实际上都是人文图书的一种形式。它充满了对人的关怀,不仅仅涉及到我们个体的情感,还折射出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详细] |
宣传正向的东西,也许会对医患关系起到好的影响 清华大学医院副院长王仲 我刚工作的时候,(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非常受病人尊敬,我们所有的医疗都能得到病人和家属的密切配合。二十多年后,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有来自社会的、媒体的、病人及其家属的作用,还有医生培养过程和行为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改变的背后都有很多问题。 [详细] |
通过我们的语言,把很难听的一件事儿变得不那么难听 中华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 顾晋 我们北医有一种传统,韩(启德)校长在毕业生典礼时都要讲人文。前一段时间,我给研究生们讲《医者辛路——智商、情殇、梦想》,讲医生不应光有技术,也应该有情商,情商有时候非常重要。在这些方面我的感触非常深,这本书(指《死亡如此多情》)中的《姥姥》是我写的。 [详细] |
我们的文化是没有死亡准备的文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 袁钟 从哲学上讲,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没有死亡准备,面对死亡的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愤怒和震惊。当医生暗示或告诉病人时,病人的反应很强烈,而首先受冲击的是医务人员。所以医患,特别是王仲老师讲的急诊室、肿瘤科等,都会发生冲突。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凡是有死人的地方,例如军队或医院,都有神父。我们没有,只有医务人员充当这样的角色。其实医务人员非常困惑,我们既要进行技术支持,又要进行心灵安抚,这比较困难。我在这里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是没有死亡准备的文化。 [详细] |
通过叙事医学可以加强医患沟通 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肿瘤专家 刘端祺 我受(罗)点点之邀为这本书(指《死亡如此多情》)约稿。在约稿过程中,我有几点体会。首先,医学的发展需要叙事医学,医生的提高需要叙事医学。叙事医学是应运而生——应医生自己在职业上的迫切心理需要而生——医生们有话要说,但怎么说,通过什么窗口来说,提供什么平台来说,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写书是叙事医学一个很重要的表述方式,但叙事医学远不单纯是写书。 [详细]
|
叙事医学帮助医与患间的沟通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张大庆 医患沟通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医生个体和患者个体的沟通,第二个是医生群体和患者家属群体的沟通,第三个我认为更重要,是医学界和社会的沟通。医学界怎么把现代医学的观念跟社会更好地沟通?这就需要更好的平台,比如美国有很多很好的医疗剧,美国医学会是这些医疗剧的幕后支持者。美国医学是最发达的,问题也是最多的,病人的抱怨也很多。所以美国有很多医疗剧,帮助老百姓了解医学,如《急诊室的故事》,《星期一的早晨》等。他们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医学的观点传达出去。这样老百姓看完,知道了医学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 [详细] |
这本是教育我们如何看待死亡 国务院参事、前北京市卫生局巡视员 邓小虹 拿到这本书后,我几乎是一口气就看完了。首先,我很感谢这本书的策划人和所有的支持者。我本人也是医生,从医生的角度,我们看过很多死亡,看过很多患者怎么对待死亡。有人说过,医生的成长都是在他经历过的医学实践中得到了真谛。很多医生在把病人送走时,不仅怀着遗憾和无奈,更多的是怀着尊敬。这本书把这些感情都表现出来了,“多情”既表现患者的多情,家属的多情,也有医生的多情。 [详细] |
医生要时刻想到病人的感受 北京协和医院著名麻醉专家 罗爱伦 韩(启德)主席提的叙事医学的问题,在中国可以说是起点。《中国医学论坛报》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尤其在目前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时候,我们来推广叙事医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吴阶平教授是我的老师,后来成了我的病人。有一次,他跟我说:“罗爱伦,你这次给我做的硬膜外麻醉非常好,我没有痛苦,但你是否知道,做完后你还要帮助我恢复。我没有疼痛这个非常好,但我的下肢感觉恢复的时候,还是半天不能动。你体会不到现在我两个腿不能动的感觉。” [详细] |